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四、高等的良性耦合体系的建立
通过对高校、大学生以及社会三个方面的需求情况的分析,可见其中任一方主体的需求恰恰需要其他两方的配合与协调。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在社会和受教育者之间起着纽带和缓冲的作用。基于此,笔者设计了一个以高校为核心,同时满足高校、学生、社会三方需求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良性耦合体系,如图1所示:
图1明确表示出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三方主体的需求及相互联系,并体现了各主体之间相互促进的作用关系。由此来架构该体系的耦合机制,共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高校一社会一学生耦合机制
普通高等院校必须针对地方当前和长远的、政治和文化等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提出包括专业、类型、层次、规模等在内的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明确办学目标,以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教育、专业教育为依托,明确具体的服务面向和实际的社会功利目标;及时准确地向学生反映、传达社会的需求变化,完善人才供求信息发布制度,定期发布高等院校毕业生需求预测报告;高校还要不断提升学生水平,配合德育和健康教育,了解学生的自身需求,不断满足学生自我身心发展的需要。
2.学生一高校一社会耦合机制
该耦合机制的核心部分是受教育者——大学生,这就要求学生自身在配合完成学校教学目标的基础之上,抓住一切能够利用的机会,努力提升自身素质,达到并超越学校所制定的教育影响预期。学生在校期间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深入了解礼会,充分认识自己,并从社会这个大课堂里学习处世之道,有效地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转化为社会财富。
3.社会一高校一学生耦合机制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实际上,在该耦合体系中社会的责任有两个,一是要及时地将人才需求表象反馈给高校,有利于高校灵活地调整教育计划;二是给在校生提供社会实践职位,提高学生在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经营管理、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将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提高实践能力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和途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增加成功的砝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