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3 高校激励机制实现的对策思考
建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就是指学校为实现其目标而根据教师的个人需要,制定适当的行为规范和分配制度,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达到学校利益和个人利益的一致。激励机制建立的实质是要求者抱着人性的观念,通过理性化的制度来规范教师的行为,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谋求管理的人性化和制度化之间的平衡,以达到有序管理和有效管理。
3.1改革现行的职称评聘制度,推行教师岗位聘任制
教师岗位聘任制贯穿了高校教师激励机制中从目标设置、绩效考核、奖酬分配到需要满足的全过程,是激励机制建立和实施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当前高校改革的难点和突破口。
3.2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
高校在薪酬制度中所存在的问题:薪酬制度设计缺乏弹性,未能很好地与绩效挂钩。薪酬制度应是对的成本与满足其需要之间进行权衡的制度安排,是以工作的吸引力和酬劳数量为基础对人员进行激励的一种机制。
3.3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
在分配原则上,坚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重点向关键岗位及有重大贡献者倾斜,建立重实绩重效果、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建立以岗定酬、易岗易薪的岗位津贴制度,科学设岗是前提,也是制订岗位津贴标准的需要。要适当拉开教师的工资差距,才能产生真正的激励作用。
3. 4岗位津贴与考核相结合
将业绩考核与岗位聘任紧密结合起来,建立一种与教师岗位、绩效紧密挂钩的、灵活的分配制度。每月按岗位津贴标准的一定比例发放,差额部分在年度考核合格后兑现。
3 .5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体系
对高校教师进行考核评价是为了及时掌握每个教师的思想状况、业务水平,找出他们个人的优势与不足,了解他们的工作效能和个人才能。可以为合理使用他们,对他们进行培养、晋职、晋级、分配等方面提供客观依据。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对规范和强化每个教师的职责行为,增强责任感,调动教师履行职责的积极性,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6建立和完善高校教师外部约束机制
对教师的激励很重要,约束也是不可缺少的。激励与约束相配合,才会有更好的效果。外在约束与自我约束都可以对教师的行为起控制与调节作用,但两者发生作用的方式是不同的。外在约束主要是指、法规、纪律和各种管理制度。自我约束是一种较高境界。当教师自觉地用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时,即为自我约束。外在约束不是万能的,内在约束也不是万能的,因此应将外在约束与内在约束结合起来。在高校教师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创建中,外在约束与自我约束必须齐头并重、相互配合。
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研究涉及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教师激励机制的建立健全是一个漫长的、系统的工程,它的每一个方面都涉及许多具体的要素,都值得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