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5高校体育教师激励机制的构建
高校的激励职能,本质上就是要将组织目标与教师的需要结合起来,在使教师需要获得满足的同时,实现组织的目标.建立体育教师激励机制就是要激发他们积极工作的良性动机,正确引导他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促进他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与社会和学校的倡导趋于一致.因此,要使体育教师产生学校所希望的行为和价值观,应构建高效、健全、科学的激励机制.
5.1增强高校体育教师的激励意识和能力.建立健全有效的高校体育教师激励机制,首先必须增强激励主体(体育教师)的激励意识和能力,即要求提高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包括人格水准和业务水平两个方面.人格水准是一种学习榜样的感召力,是一种人性关怀的亲和力,是一种共同目标的凝聚力,具有很强的激励作用;业务水平包括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激励行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提高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增强激励意识,促使激励机制发挥更强、更好的作用.
5.2配合双因素理论,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手段,如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目标激励、自我激励、领导行为激励和榜样激励等,来激发体育教师的工作热情.“双因素理论”认为,工作满意感的因素分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两类:保健因素,如刺激、舒适的工作等即使达到最佳程度,也不会产生积极的激励作用,只有配合激励因素,如成就、认可和工作本身等因素,才能对人的行为产生更大的激励作用.因此,高校应该利用“双因素理论”,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手段对体育教师进行有效的激励.
5.3建立科学的监控评价机制,这是建立高效、健全的高校体育教师激励机制的有效保证.只有科学的监控评价机制才能对体育教师的绩效作出正确的判断,从而使各种激励手段真正起到调动和保持体育教师的积极性的效果.在建立和完善教学监控评价机制时,首先应建立健全教学评价体系制定科学规范的评价指标,使管理者在监控和评估的过程中有章可循;其次,成立专门的教学督导办公室和教学评估办公室,充分发挥教学督导在教学和监控方面的积极作用;再次,利用教学评估将教学评价制度化长期化,并把评估结果与及时、适度的奖惩激励结合起来,以提高广大体育教师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