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四、建立资源优化的德育运行机制
完善德育运行机制。整合主体、客体和育人的力量.是适应并推进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要进一步优化高校德育资源配置,形成以教育为先导、以服务为基础、以管理为依托的宏观德育格局。要着眼德育管理运行机制的转换。健全体制改革的配套管理。结合招生就业制度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着力研究和探索学分制与自主学习并轨条件下的学生管理机制转换,把握管理的重要环节和薄弱环节.切实加强学生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增强德育管理的力度。要进一步加强以宿舍为基础群体单位和管理基本环节的管理机制.改善学生宿舍的软硬环境。树立学生主体的教育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政治方向和主流价值观的引导.激活主体的深层次需求.形成丰富的、进步的、稳定的德育氛围。促进学生创新人格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五、建立科学合理的德育评价机制
强化目标意识,量化管理指标.建立适应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德育管理评价机制.是实现创新人才培养转变的重点。德、智、体等综合测评是对学生个体的创新能力进行定量考核的一种方法,力求运用科学手段对人才的培养和全面发展进行反馈督导.使规章制度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使德育功能由虚变实。要结合学校自身发展状况,建立和完善校、职能部门和院系班三级评价机制。加强德育管理评价的督导性.实行多层级评估。要建立激励创新的德育管理评价机制.激活大学生督导创新意识.设立德育创新奖。通过评比先进,激发学生内在的创新潜能。在学生中培养积极上进、开拓进取的良好风气,鼓励高素质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加强适应新时期德育管理研究。建立科学的德育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是实现学生成长全过程管理重要保障,对创新人才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