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从当代大学生特征变化谈大学教师教学意识

2015-06-15 01:06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浅谈从当代大学生特征变化谈大学教师教学意识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关键词:高等 大学生 教学意识 

    关键词:高等 大学生 教学意识 教学方式

    论文摘要: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价值观及其所具备的综合能力、素质较以往有显著的不同,而大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改革的同时却忽略了大学生的变化,没有从他们的知识诉求及求学愿景入手,而单纯地以申报基金和发表论文作为导向。长此以往大学教育不得不在的一片质疑声中艰难前行。本文根据70后、80后和90后大学生的差异,从分析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出发,对大学教师巫待变革的教学意识及教学方式提出了一些意见及建议。

    近年,随着各大高校内院系、学科的快速建设以及高考录取人数比率及录取分数线的调整,高校的育人目标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精英式教育转变到今天的普及式教育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虽然广大师生乃至社会群体已经接受并认可这个事实,然而笔者从1996年进入大学校园学习到2006年再次返回到大学校园任职从教,却发现这近十年的大学教育从基础课程到专业课程的教学计划制定、教师教授的内容及方式仍然大同小异,更确切地说,不论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还是制度上,大学教育似乎有固若磐石,一劳永逸之嫌,让人不得不诧异于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居然还保留有这样一块“世外桃源”,这不知是高校教育界之幸还是之不幸。

    作为大学教育的服务对象—大学生,在经历了经济迅猛发展的这十年,其个性特征及其所具备的能力、素质已经远远不同于十年前的大学生。用十年前、甚至十几年前的教学方式来教授如今的大学生,未免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这也难怪,即便是越来越多的教学改革研究、教学理论探讨以及蜂拥而至的新编教材充斥着大学校园,但矛盾依旧,问题依然存在。大学生一届比一届更迷惘,一届比一届更惶恐,在被尊称为“象牙塔”的校园中被动地接受早已过时的教学方式及与时代不甚搭调的教学内容,同时还要疲于应对着紧跟时代发展变化的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因此抱怨是必然的。大学教育在此起彼伏的一片质疑声中,艰难地寻找出路。寻求突破口是大学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然而,在呼声一片的教改过程中,教师紧紧地围绕着教学大纲、学院自身的发展需要、学科建设来寻求突破,却忽略了大学教育的主体对象大学生其求学愿景及诉求的变化。为了应对教学改革,教师更愿意主观地、从容且乐此不疲地在教学方式的花样多变性上出出论文或循规蹈矩地编编教材;更有甚者在不了解学生能力倾向及其就业愿景的情况下,单单凭借与用人单位进行业务上的沟通与往来,就简单地叫嚣应该将大学教育变身为更高级别的职业性教育以适应需求,这未免裹读了大学教育之本身且更难以发挥其独到之处。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而言,是90后与80后的交替期,相比上个世纪末的70后大学生更是有了突出的不同,这不仅表现在其自我意识、价值观方面,更反映在其综合能力及素质与经济、技术发展的同步进展上。

    首先,信息量的接受多元化。由于网络及商贸的飞速发展,以前冠之为教育圣地、教育源泉、知识海洋的大学校园在知识的给与上逐步丧失了其独到的优势。大多数的专业知识及相应问题,学生都可以在网络上找到其相应的解释或者答案,而不再仅仅依赖于教科书及授课老师。并且,教材、教科书的获取也不再局限于教务处、教材科的供给。网上购书不仅更加便捷、具有可比性,且搜索面更广,同时也涵盖了很多国外的原版专业书籍以供其所需。更为重要的是,解答知识及相关问题不再局限于本门课程、本门专业的授课教师,也不再局限于大学校园,学生可以在网络上的提问吧、相关论坛提出相应的问题以获得很多专业性的建议及回答,在这些反馈中,学生通过对信息进行筛选及分析从而获得最佳解决方案。相比单纯地询问老师获得解答的途径,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如果说求教老师获得解答是“得鱼”,那么搜索多渠道信息进行整理分析以获得解答则是“得渔”!相比70后的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最好途径仅仅限于学校而言,现今的大学生熟悉电脑及接触网络就如同吃饭、喝水一般,是其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知识的获得对于他们来说,不再局限于校园,而有了更广阔地天地,多方信息、多方意见被悉数尽收眼底。

    其次,自我意识化。当代大学生更加注重于个性的独特化、鲜明化,不愿意从众,更不愿意违背自己的喜好而强迫学习。虽然在人大学之前还处于惜懂时期,与十几年前的学生没有太大差异,但当他们一旦进人大学,开始接触全新的东西,这种意识会迅速崛起,他们会自主进行选择,甚至放弃之前父母为其做出的选择。这也是为什么so后不被广大社会群体所接受的原因。他们更看重于自身的成长及个性的培养,比他们的前辈更早开始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上一篇:浅论当前我国理工科大学生科学道德缺失根源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