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2)教师的讲解示范对大学生障碍的影响
体操动作的讲解示范要求较高。讲解简明扼要、条理清楚、示范准确优美,这样才能使大学生从教师的讲解示范中得到启发,受到感染,才能激发他们学习体操的兴趣。反之就会使大学生产生心理障碍。
(3)组织教法对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影响
在体操教学中,教师要从了解大学生心理特征出发,剖析大学生对动作表现力、节奏感、乐感、力度和动作的完成情况,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组织教法,实行个体化教学。只有运用多样化教学手段与组织教法,才能激发大学生学习体操的积极性,使期自觉主动地参与体操运动。
(4)帮助对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影响
大学生由于来源不同,体育基出不同,水平参差不齐,故学习能力和学习结果也存在着显著差异。在体操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通过表情、动作等形体纠正大学生错误动作,对动作比较好的大学生应及时给予肯定。
(二)调节心理障碍的方法
1、加强大学生身体素质练习
在体操教学中,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各种身体素质练习,并与基本技能训练互相渗透,如“头倒立”“仰卧起坐”“杆端屈臂伸”等,每次课都安排适量的相关内容并布置课后练习内容,经常评定大学生素质发展水平,逐渐克服心理障碍。
2、激发大学生学习体操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成功的先导,在大学体操教学中,教师要以生动简明的讲授,淮确优美的示范,辅之以优美的,激发大学生对体操的参与意识;体操是直观教学,教师示范必须萧洒自如、淮确、规范,才能使大学生具有信心和勇气练好体操。教师以自身的形体美给学生以最直观的,使大学生体验到练好体操确实可以达到健与美的目的,能培养良好的动态和气质;平时应多启发、引导、用激励的方法使学生完成动作的渴望和勇气。练习中传授一些容易掌握的动作,使学生有一种成功感,进一步提高对体操的认识,产生多练习、抡练习的欲望。在体操教学中为大学生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课气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加强保护与帮助
教师在体操教学中的保护与帮助,是克服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很有效的方法。教师在保护与帮助时手法要熟练,方法要恰当,并不时给予大学生鼓励,使大学生安全感倍增,从而放开胆子练习;但帮助一定要掌握度,应不影响大学生单独完成动作为前提,由全力以赴到安全放手。教会大学生自我保护的方法。
4、优化体操教学方法
教师的体操教学方法应注意以学生感到快乐的形式进行,且能在一堂课中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整堂课都处于兴奋状态。因此,必须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优化课的结构、内容、运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实施体操教学。在体操教学中一定要区别对待,多鼓励较差的学生,使他们增强信心。教材的重点、难点应突出,备课时应把握教材的难易程序,层次分明,这样减少了学生的心理障碍,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在体操教学中,应紧紧围绕项目各其特点,将音乐与动作有机结合起来,以动作特点展示音乐风格,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自觉地融汇于其中,而产生喜学情绪。
5、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师应时时记得关心和鼓励大学生。同学之间应互帮互学,如教师上课时要注意,留心周围,那些器械不牢固,垫子辅的合不合理,消除不安定因素,学生练习时把技术好、胆子大,有把握的大学生排在前面,技术较差、胆怯的排在最后,利用好生影响差生,从而克服他们的心理障碍,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6、沟通师生情感,提高教学
体育教学过程是信息交流过程,也是情感交流过程,掌握体操动作过程也是丰富美感的情绪体验,因而教师在教学中的言语、表情、举止等对大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要以心动情、以情顺理,使大学生乐于受教。在体操教学中应多以语言激励为主要手段,以鼓励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求知欲和自信心,照顾个别差异,使不同层次的大学生都能获得较大进步。同时不断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根据大学生身心特点,重点调动大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自身潜能,激发其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以提高体操教学质量。
7、利用音乐调节大学生心理障碍
体操的音乐具有鲜明的节奏感,故能振奋大学生的情绪,使人产生跃跃欲试的感觉。体操音乐可培养大学生节奏感,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当大学生受到音乐刺激后,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兴奋,并对音乐旋律、意境进行认知分辩,随后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使身体机能发生某条件反射。91 .25%的大学生认为音乐的选择对其练习情绪具有影响作用。
三、结论与建议
(一)心理障碍伴随着整个体操的教学过程,影响着体操的教学效果。
(二)在体操教学中教师应主动沟通师生情感,作大学生的良师益友,掌握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培养大学生对体操的学习兴趣。
(三)根据大学生身心特点,重点调动大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自身潜能,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以提高体操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