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由表可知,在显著性水平α= 0.05下,不同年龄段教师教学积极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31<0.05,也就是说不同年龄教师的激励效果之间的差异性显著。该结论说明不同年龄阶段的教师其需求的内容是不一样的,需求的满足程度也是不一样的。越年轻教师越倾向于物质上的需要,而越年长的教师越倾向于内在精神上的回报。而且年龄因素也会影响到教师的职务、职称晋升,从而影响不同年龄段教师的工作压力和获得的薪酬福利,进而影响不同年龄段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3.是否担任职务与激励效果的差异分析
首先,按问卷被试是否担任行政职务分析不同的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得分,具体情祝如表6所示。
由是否担任行政职务的不同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得分可知,担任行政职务的教师数量虽然较少,但其教学积极性水平显著高于平均水平;而未担任行政职务的教师教学积极性则略低于整体平均水平。这表明在军队院校的体制制度下,行政岗位对教师教学积极性的影响力量是不可忽视,一方面,担任行政职务可以获得较多的自我空间和自由,有利于提升教学动力;另一方面,在行政岗位上的老师在获取更多的资源机会上具有相对优势;同时,担任行政职务的教师通过行政岗位上成就感影响到教学工作,更加容易在教学工作中形成其成就感。
其次,对不同行政职务教师教学积极性得分进行方差分析。具体情况如表7所示。
由表可知,在显著性水平α=0.05下,是否担任行政务在教师教学积极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23<0.05,也就是说二者之间的教学动力差异性显著。该结论说明担任行政职务的教师与未担任行政职务的教师在激励的需求上存在着客观的差异,对需求的满足程度也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在对需要的分析和设计激励机制的过程中引起格外的注意,做到有针对性地开展激励,从而最大限度激发教师教学积极性,提升教学动力水平。
四、结论
本文以某高校教师教学积极性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文献、问卷等方法,研究了该高校教师教学积极性的整体情况,针对不同特征下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差异性进行分析,为进一步优化和改进教师教学积极性激励机制提供参考。研究的主要结论有:
1.该高校的教师教学积极性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不同激励群体之间的积极性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影响教学积极性的因素之间也存在差异。
2.影响高校教师教学积极性的主要因素可以归纳为制度因素和环境因素。制度因素包括福利制度、薪酬制度、培养制度、领导、考核制度、晋升制度,环境因素包括工作压力、工作兴趣、人际关系、办公环境、校园环境和科研氛围。
3.在两个主要因素中制度因素对提高教学积极性影响最大。在制度因素中,领导管理、福利制度和考核制度3项子因素和其他子因素均显著相关,其中相关性最强的是领导管理因素。因此,改善高校教师教学管理制度对提高教学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完善领导制度、福利及考核制度。
4在各项特征值中,教学积极性在性别、学位和任教学科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差异性主要体现在职称、年龄及是否担任行政职务等3个特征;因此,在高校教师教学积极性激励中要根据不同职称、年龄、工作岗位合理区分激励对象,使激励措施和激励机制具有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