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试论对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思考(2)

2015-07-21 01:37
导读:(三)网络冲突问题 网络是开放的,是超越和国界的,因此必然会导致不同文化间的碰撞和交融。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容易受到相异思想的冲

    (三)网络冲突问题

    网络是开放的,是超越和国界的,因此必然会导致不同文化间的碰撞和交融。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容易受到相异思想的冲击。发达在利用网络信息文化的同时,也将其世界观、价值观、观,不断大量灌输给大学生,互联网已成为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重型武器”。国内外敌对势力一直通过互联网相互勾结、歪曲是非、散布遥言,进行煽动性宜传,培植分化中国的势力,使得我国的道德体系面临严峻挑战。

    (四)网络成果蒯窃问题

    网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实现了世界范围内的信息共享,在为师生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便利之余,也出现了网络副窃问题。在高校师生中,一些人为了谋取私利,利用网络蒯窃他人成果,据为己有。这种恶习如蔓延开来,必将冲击我国数千年来形成的诚信原则,为大学生日后参加工作种下恶果,进而影响我国的国际声誉。

  三、网络下加强高校网络道德的对策

    江泽民指出:“互联网是开放的,信息庞杂多样,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也有不少反动、迷信、黄色的内容。互联网己成为思想政治工作一个新的重要阵地。国内外敌对势力正竭力利用它同我们党和政府争夺群众,争夺青年。我们要研究其特点,采取有力措施应对这种挑战。”应对网络给高校道德教育带来的挑战,我们应加强信息化校园的综合;推动道德自律与他律的有机统一;加强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教育;改革目前的学术评审和职务评聘机制。

    (一)加强信息化校园的综合管理

    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还应从净化校园网络的大环境人手,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网络成长氛围。高校必须加强校风、学风建设,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尽快建立网络信息管理和监控机制,设立专门机构,配备兼职人员,制定科学的网络道德管理和监控制度,明确责任,加强管理,从而活跃大学生网络文化,陶冶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

    (二)推动道德自律与他律的有机统一

    道德最主要和最重要的功能是调节社会关系。在社会生活中,道德调节的范围和作用虽然是广泛的、重要的,但并不是万能的。所以,我们在强调等他律作用的同时,更应该重视道德自律的作用。所谓道德自律,就是道德主体借助于对自然和社会规律的认识,借助于对现实生活条件的认识,自愿地认同社会道德规范,并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来实践道德规范,从而把被动的服从变为主动的律己,把外部的道德要求变为内在自主的行动。因此,在各种文化交融的网络时代,青年学生更应该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

    (三)加强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教育

    用传统的优良道德引导人、教育人对于高校网络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面对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高校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主动迎接挑战,把宣传当代马克思主义和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视为网络道德教育的灵魂,主动占领网络阵地,不断建设有影响力的、能够传播正面信息和先进文化的网站。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道德认知和评价的教育、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教育,这样才能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

    (四)改革目前的学术评审和职务评聘机制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会有蒯窃的行径?这与目前的学术评审机制和职务评聘制度不健全、不合理有着直接的关系。因为目前的学术评审往往只看数量而不看质量,而学术成果的多少又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职称,并决定着他待遇的高低。由此可见,要根除学术界的这种不正之风,必须着力提高学术工作者道德水平和自我约束力,更重要的是改革目前的学术评审和职务评聘机制,并加大对弄虚作假者的处罚力度,从制度层面铲除学术不正之风的滋生土壤。

    网络已经给传统的高校道德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应对挑战,探索对策,已成为网络环境下加强高校道德教育的迫切要求。我们应利用网络的诸多优势,抓住机遇,积极创新,促使高校的道德教育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辉煌。

上一篇:浅论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