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论国际开放教育资源背景下我国高校数字化资(2)

2015-08-24 01:38
导读:在2009年的清华大学举办的信息化会议上得知,高校已建设的数字化资源中心还出现了对教学的促进效果不佳的问题。2007年教育部公布的全国742所本科院校

    在2009年的清华大学举办的信息化会议上得知,高校已建设的数字化资源中心还出现了对教学的促进效果不佳的问题。2007年教育部公布的全国742所本科院校中半数以上院校拥有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到2009年,80%的院校拥有网络教学综合平台。但“虚有其表”现象严重。近一半的高校网络辅助教学平台点击错误。三分之一的网络辅助教学平台仅建少量示范性质的课程。

    高校者迫切需要解决数字化资源学习中心的建设的难题,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数字化资源学习中心的作用,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同时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高校数字化资源中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时间、及网络软、硬件资源等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必须做到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各个高校都应该根据学校的实际开展建设,并发挥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四、高校数字化资源中心的建设、应用和评价

    研究高校数字化资源中心的建设、管理与应用可以从典型高校人手来探究一般性规律。笔者访谈了中国传媒大学的20名教师,他们是数字化资源中心的使用者、建设者和管理者的典型代表。还对中国传媒大学在校二、三年级的学生作了问卷。根据访谈内容和问卷调查结果,针对高校数字化资源中心建设的重点、资源中心的应用和评价等作了重点研究。

    (一)高校数字化资源中心的建设

    在问卷调查中国传媒大学学生认为最需要的数字化资源中心的功能模块的调查结果是:阅读任课教师的课件为23%;了解国外大学的课程为19%;学习我校的精品课程为17%;了解国内其他院校相关专业的课程为14%。所以说,数字化资源中心建设的具体内容应包括课程建设、资源库建设和“自主学习型课件”建设等几个方面。

    数字化资源中心的技术使用问题是老师和学生们关心的重点。学校应给教师和学生提供数字化学习的帮助,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初步的技术培训,并长期提供技术支持。这可借鉴美国马里兰大学教学优化中心的做法。马里兰大学教学优化中心作为学校教务处和各个教学学院的下属机构,其使命是帮助发展研究生助教和本科生助教的教学能力、辅助教学的能力。优化中心通过20多个助教、助学项目,以讲座、奖项等方式与其他教学部门开展合作,成为马里兰大学教学系统提高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环节。

    在中国传媒大学20名教师的访谈内容中,大部分教师都提出知识产权保护和数字化教学激励政策最重要。在校方的宏观管理上,应非常注意对教师知识产权的保护,比如有些教学资源内容仅供浏览,不允许下载。在促进学生学习方面,高校可尝试学分奖励政策,以推动资源中心的使用和学生的网络教学。网络课程是辅助课堂教学,不是替代课堂教学,但学生使用资源中心学习网络课程是可以考虑直接得到学分的。

    (二)高校数字化资源中心的应用

    高校校内的教育学资源可以相互打通,实现校际共享。高校可结合优势学科,做出精品课件,将高校自创的、有特色的教学资源放到上,并充分开展校企合作。在中国传媒大学的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后,使用母校的数字化资源进行工作业务学习或继续深造学习的意愿高达56%;愿意付费使用的比例也有29%。数据显示高校教学资源在上是很有市场潜力的。高校可从教育学资源人手,在“产业化”上作出一点成绩。提升产业化就是发挥产学研的协同效应,促进产学研结合和科研成果转化,提高服务社会能力。

    (三)高校数字化资源中心的评价

    数字化资源中心的评价分为技术保障和功能实现两方面,技术保障表现为数字化资源制作的便捷性和数字化资源中心系统的安全性。资源中心的建设需要使用者和参与者一起来丰富其资源中心的内容,并保证数字化资源中心的稳定和安全运行。

    为保证教学资源的质量,教学资源使用的跟踪、评价与分析是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手段和重要环节。在教学资源中心中需要设计资源使用情况自动记录的功能,在此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出不同时间范围内、不同资源属性范围内的下载排行榜、浏览排行榜,结合用户对每一项资源个人评价的统计结果。得到最受关注的资源、用户评价最高的资源,可向资源中心的用户进行推荐。同时资源中心统计每个用户浏览下载的统计信息,从而为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的推荐内容,提供个性化服务。另外,对教师学校上载资源的总体情况包括上载个数和最近更新时间以及该教师所有上载资源的被评价情况的统计,可以衡量教师参与资源中心建设的贡献大小并予以一定的奖励。

    高校数字化资源中心功能实现主要表现在课程建设和管理功能、辅助教学功能和教学信息、成果展示功能等实现情况。中国传媒大学的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使用数字化资源时,认为上传作业和在线答疑最需要的比例有27%。因此,可以说,在数字化资源中心的核心功能是教师是利用资源中心进行辅助教学,对学生而言是利用中心提供的丰富教学资源,结合课程进行网络化学习。

    高校数字化资源中心建设还必须注意提升和促进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培养广大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根据“自我效能”理论,自主学习同其他学习形式相比有着显著的特点,学习者可以自主制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资源,控制学习进程,评价学习结果。数字化资源库的不断扩大与完善,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数字化资源和形式多样的数字化资源库。这就为自主学习提供了充足的学习资源。因此如何让数字化资源更好地支持自主学习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信息化社会的,应该注重信息素养,使“教”与“学”更有效率,实现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教育技术学的专家李克东教授认为,信息素养应包含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和信息的有效运用能力。这是在学习者的主动学习中需要具备、产生并逐步储备的。中国传媒大学的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不知道国际开放教育资源的学生比例高达74%,不了解国内其他高校数字化资源的学生占89%。信息技术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信息技术教育现象、本质和规律,优化教育过程,提高教育效果的科学。高校要注意运用信息技术教育学的理论来培养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

    在国际开放教育资源和开放课件运动的大背景下,中国高校建设高校数字化资源中心的任务势必任重道远。随着网络科技和信息技术教育学的发展,数字化资源中心的需求和应用面会越来越广,也必将在大学生优秀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

上一篇:试析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的利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