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学校应对现有的教务人员,尤其是各学院教学队伍,从“配备、使用、培养、晋升、待遇、激励”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与措施,使基层教务管理人员安心从事、乐于从事、积极从事教务管理工作。针对教务管理人员尤其是基层教务管理人员,制定合理的考评和奖励机制,对在教务管理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管理人员,通过评比给予表彰与奖励。
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知识结构等素质是队伍优化的基本内容。现有人事制度,短时间内不允许大量引进教辅人员,短时间内大量引进教辅人员也不符合高校人才引进规律。因此,高校教辅人员素质提高、结构优化的最有效途径是通过对现有人员的培养与培训来逐步改善,学校为教务管理人员尤其是基层教务管理人员提供学习、交流与研讨的机会,使他们掌握教学管理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提高教务管理人员的教学管理水平及业务能力,使其在理论、政策法规和管理知识、理论及现代管理手段等方面不断得到培训与有效提高。
(二)加强教务管理工作研究,向管理要效益
内蒙古师范大学的学分制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推行,是自治区第一所实行学分制的高校,现已形成一套科学、规范、高效的管理体系。学校依照“宽口径、厚基础、适应性强”的需求,构建了“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突出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尤其是2003年以来,学校在全国高师院校中首次提出双学位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即师范生在四年内完成专业和教育学两个学位的学习,师范类专业学生毕业时,不仅获得专业学士学位,还可以获得教育学第二学位。这种培养模式适应了师范院校的发展趋势,提高了教师教育的专业化程度。
先进的培养模式与完善的规章制度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二者的有效执行与落实是保证人才质量的关键,而有效的管理则是具体执行与落实的根本保障。管理是指管理者在特定下对组织的各类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便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其中管理者可以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本文此处所谈的管理者主要指基层管理者。
管理职能主要有“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项。所有管理者都要执行此四项基本职能,但处于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在这四项职能上运用的时间有所不同。随着管理者职位的变化,其从事计划工作和直接领导工作的时间也随之发生变化,高层管理者要以更多的时间考虑组织的,而基层管理者则要更多地考虑如何激励下属或成员(见表4)。
管相关专家研究表明,一般的管理者大部分时间从事传统的管理工作,成功的管理者大部分时间从事网络联系工作,有效的管理者大部分时间从事沟通工作。成功的管理者与有效的管理者虽各自强调的重点不同,但对从事沟通工作的时间均有大比例分配(见表5)。
健全、规范的规章制度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制度保证,管理人员的高素质是向管理要效益的基本前提。学校教务管理人员要立足岗位,从岗位工作做起,既要严谨地执行制度与措施,敢于严格管理,又要给予各学院的教务管理人员必要的业务,并对各学院反馈的问题及时解决。各学院教务管理人员更要从微观管理做起,既要规范执行学校规章制度,又要注意到本学院的特点,还要及时反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办学空间拓展带来的管理增加是一校两区办学无法回避、必须面对的新情况,也是教务管理工作人员必须面对的新内容,通过提高教务管理工作效率逐步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并以此探寻出一校两区教务管理工作规律。
总之,一校两区办学模式的出现,需要教务管理者不断克服困难、经验、提高效益。只有找到一校两区教务管理的规律和缺失,才能加快一校两校区管理的融合。在融合中寻求发展,在发展中逐步完善,在完善基础上实现科学化管理,使一校两校区教务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良性发展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