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试论数字校园中的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2)

2015-08-31 01:43
导读:4.诚信与责任意识的缺乏性。 网络的出现使传统的约束力、的权威性均被弱化,网络侵权与不良行为在大量重演,大学生以一个虚拟实体存在于网络之中,

    4.诚信与责任意识的缺乏性。

    网络的出现使传统的约束力、的权威性均被弱化,网络侵权与不良行为在大量重演,大学生以一个虚拟实体存在于网络之中,网络的虚幻性和隐匿性就易导致个人诚信与责任意识的淡化与缺乏,在现实生活中遵纪守法的大学生在网络中就有可能目无法纪,在网上发表不负责甚至有错误倾向的言论、宣扬反动、迷信、色情、发泄私愤等等,而传统道德中的舆论、修身、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对大学生的约束在此就形同虚设,如此不良行为既污染了网络,破坏了网络秩序,也使网络中的不良行为带人现实生活,导致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缺乏诚信和对社会与个人的责任意识。

  二、数字校园中的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应采取的措施

    在数字校园中,面对网络向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提出的挑战,高校应结合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实际,分析并思考挑战的形成原因,采取措施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1.加大网络道德教育宣传,优化网络道德教育环境

    网络的发展使传统的教育方式突破了时间与空间限制,这既为道德教育宣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先进方法和手段,也为网络道德教育环境的形成创造了良好的客观条件。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网络媒体进行道德教育宣传,优化网络道德教育环境,加强舆论引导和网络教育活动,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向大学生宣传党和政府的政策,传输先进的价值观及网络的法律法规知识,巩固大学生对党的认识与信仰,拓展交往范围,解决自身的心理与交往问题,规范网内外的行为,并以正确的舆论导向把握开放的网络世界,以丰富、健康的内容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以富有特色的道德文化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以营造文明上网的网络道德教育氛围和良好的育人环境,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质,帮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2.强化网络道德规范教育,实现网络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相结合

      “网络道德规范是社会和学校对学生网上行为约束的根据和准则,为学生的行为提供一个具体的参照系和评价标准”。虚拟的网络容易使大学生忘记自己的社会角色而做出一些平时不可能做出的违反道德的行为。对此,必须有针对性加强大学生自觉守法意识的培养,强化网络道德规范教育,并将网络道德教育与法律、法制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遵守网络的法律和法规。既发挥道德的感召力,又强化法律的约束力,使“网络道德教育既要有网络意识、网络规范和网络行为准则的灌输,也要有网德情感和意志的培养”。此外,也可制定具体的规范准则来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起到约束和导向作用,引导大学生提高自我约束与自我控制能力,以规范与法律的“他律”来促进网络道德的“自律”。

    3.提高自我修养,增强自律意识与能力

    网络是一个无中心的资源共享、多元价值共存的社会,在社会舆论、风俗习惯无法发挥作用的网络中,大学生自律意识培养尤显重要。目前,社会的整体网络道德水平参差不齐,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意识也较为薄弱,对此,高校要培养大学生的自我修养和自律意识,提高个人诚信与责任意识,引导他们建立一种道德信念和道德内省机制,增强道德责任感和自觉遵守网络文明与秩序。同时,高校“在道德教育中要发挥教育对象的主体潜能,注意培养其自主发展、自主选择、自主评价、自我控制的能力”,提高大学生对是非、善恶、美丑的道德判断能力,激发大学生内在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开发教育对象自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变“他律”为“自律”,通过有效的监督、管理和引导,增强大学生主体的责任、权利、义务和意识。

    4.建立网络管理与监控体系,加强网络管理队伍建设

    网络道德教育“要根据‘趋利避害’的精神和‘充分利用,积极建设,加强管理’的原则,牢牢掌握网络的主动权”,主动掌握和充分利用数字手段与媒介,加强对网络运行的过程管理,健全网络管理主动响应机制,制定科学的网管和监控制度,建立既有较高政治理论水平,又了解网络特点并掌握一定网络技术的教师网管队伍,从思想上引导学生,从方法上指导学生,从理论上研究网络,从技术上控制网络。一方面负责网络信息的监控与过滤工作,规范网络行为,为网络健康发展提供技术保证;另一方面负责收集网络信息,进行分析和监控,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发布正确的引导信息,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还应加强网管队伍自身建设,创造条件让管理人员不断地掌握先进的网络技术,拓展知识领域,提高综合素质,更有针对性地做好网管工作,以完善网络学习与教育管理的互控体系。

    高校作为培养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应在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指导方针基础上,与社会、家庭、大众传媒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构造新的大学生道德教育模式,共同关注和思考“鼠标下的道德”,共同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活动,给数字校园中的大学生注人更多的人文色彩与人文关怀,帮助大学生矫正价值导向,塑造健全的网络人格,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上一篇:浅论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