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3.跨意识与领导
领导是管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只要有人类活动就有领导的作用。领导从根本上讲是一种影响力,一种追随关系。领导行为涉及两个主体: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从领导者本人的文化背景出发,个人主义文化的领导者更多的关注任务的完成,集体主义文化的领导对于员工的各方面的利益给予更多的考虑。高度男性化文化的领导者对于工作内容本身要求较高,强调任务的高效完成。女性化文化的领导者更关注员工的生活质量。例如,他们会努力改善工作,即使这样做会使工作上升。而追求效率的男性文化领导者会采取一切手段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忽视员工的工作生活质量。从被领导者角度而言,不同的文化背景对于有效的领导风格有不同的认识,采取集权方式的领导者在高权利距离的被领导者看来是有魄力的表现,是一个合格的领导。而低权利距离的被领导者会对这种领导方式很不适应。一个采取的领导者会受到低权利距离文化的被领导者的欢迎,但可能会被高权利距离的被领导者认为工作效率不高,他们会怀疑领导者的工作能力。在他们看来,过于民主可能是一种没有领导能力的表现。因此教师在讲授领导的有关理论时,应引入权变的思想,学生领悟领导的风格应根据所处文化的不同而改变。
4.跨文化意识与激励
激励就是激发鼓励的意思。一般学教材对激励下的定义是:激励就是激励主体通过运用某些手段或方式鼓励客体在上处于兴奋和紧张状态,积极行动起来,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实现激励主体所期望的目标。激励的目标是为了调动组织成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提高组织的效率。文化因素会影响激励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一方面,文化在需要的形成过程中产生重要影响。除了一些生理的需要之外,社会需要基本是受文化 因素制约的。比如,在美国等个人主义文化中,个体成就具有重要价值,而群体无非是个体达成个体成就的“背景”而已,工作中的人际关系特别是上下级的关系对个体来说并不重要。在西班牙、日本、新加坡这些强调集体主义的国家中,人际关系的重要性高于个人成就,所以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会高于个体成就需要。另一方面,文化影响管理者采取强化措施的决策。在高权利距离的社会中,比如中国、马来西亚,管理者更倾采取惩罚措施以阻止不利于组织的行为的再次发生。而在低权利距离的国家中如德国、奥地利,管理者更倾向于采取奖励措施以引导员工使其行为符合组织利益。同时,文化也影响人们对强化措施的反应。在不同的文化中,人们对同一种措施的反应是不同的。比如在高集体主义的国家中,员工对组织抱有很高的忠诚度,所以负的强化措施不会使员工对组织产生消极的想法。而在高个人主义的国家中,惩罚措施会使员工对组织产生敌对情绪,甚至导致离职,因为他们对组织的忠诚度是很低的。可见,激励理论也包含了跨文化意识的内容。
三、跨文化意识的培养途径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毋庸置疑,只有教师具备较强的跨文化意识,才能培养出具有跨文化意识的学生。高校应结合自身的实际和教师的特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高校可以选派优秀的青年教师出国进修深造,专修跨文化管理专业。使教师的科研和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并积极引导教师将科研成果运用于教学实践。另一方面,高校可以有计划的选派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到跨国企业参加管理实践活动,让教师有机会亲身体验跨文化管理实践,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日后的教学中,教师才能把这些实践经验传授给学生。同时,这些实践活动也为教师提供了更多有关跨文化管理的案例。这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是非常有益的。
2.精心选择教材.合理加工利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处理教材和教授内容的关系。虽然,教材的编写者一般都是著名教授,这些教材的编排也非常科学。但教师在使用这些教材的时候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将来的就业趋势对教材进行加工和处理。教师在备课时要阅读大量相关的跨文化管理的教材和经典文献。教师也应当针对目前管理学教科书中跨文化意识内容相对缺乏的情况,适当地多增添一些跨文化的内容。这样,可以赋予教科书更多的内涵。总之,教师很好地利用教材,适当增加跨文化内容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将起到很大的作用。
3课堂教学中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人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实际上是一种极具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跨文化管理活动的视频资料、模拟管理场景、角色扮演等方式将管理实践中的跨文化冲突展现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一个跨文化管理实践的情景。教师也可以担任其中的一个角色,这样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可以体验跨文化管理的实践活动。(2)案例教学法。案例是对一个实际问题客观真实的描述。案例教学法是通过教师向学生展示背景知识,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场景之中,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利用自己所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对案例进行学习、思考、分析和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对策,从而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可以从国内外的经典案例教材和知名的管理案例中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通过对管理中跨文化冲突案例的分析和研究强化理论知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4.加强实践教学
建立相对稳定的管理专业基地是培养管理人才的基本条件。学校可根据当地的情况与相关企业签订教学基地建设协议,选派业务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和企业业务骨干共同担任学生的指导老师,加强实训环节的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管理人才的培养,既要注重理论学习,也要进行实践培训,尤其是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方面,要注重采用来自跨国组织信息资料管理案例,强调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如何灵活运用管理的理论方法;另一方面,也可以定期或不定期邀请校外专家和企业家走进校园与学生们面对面交流,帮助学生培养管理实践中的跨文化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