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2.建立长期的组织。组织公民行为并非通过一般的奖励就可得到激励,必须建立长期的组织文化方能够较好地引导组织公民行为。如果个人着眼于长期,那么就会比较重视美德,同时也注重长期的回报。另外,着眼长期者为了融入组织中,势必要遵守组织的规范,从而较易实施组织公民行为。所以,在高校,必须重视良好教风的传承与提升,因为这对于学校这一组织来说是一种组织文化、无形资本,也是一种大学精神,是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资源。
3.营造宽松的学术氛围。创新能力对教师的任务绩效有积极影响,应营造一个宽松的学术氛围,通过多种方式让教币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这也是一种通过有效沟通而影响教师的领导行为;同事间也要互相谅解,能接受来自上级、同事的观点和看法。这样,教师的创造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才能不断经验,改进工作方式,了解最新专业动态,主动更新知识,表现出尽职、谦恭的高尚师德。
(二)关注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负面作用
组织公民行为也可能是组织中的一把双刃剑。在高校师资管理实践中,管理者关注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同时也应该更全面地考虑其与角色内行为的关系。如果教师组织公民行为表现较为突出但工作绩效平平甚至较差,这种情况下管理者应反思是否给该教师安排的工作岗位不合适或者组织中的文化存在问题等。有的情况下,尽管教师的工作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表现都很好,但工作中的幸福感并不一定很高,他们可能为了刻意做出这些表现而感到很大的工作压力。
总之,组织公民行为可能是组织管理问题的指示器之一,它可以为管理者提供很多关于管理问题的信息,而高校管理者应该做的是识别和培育健康的教师组织公民行为,对教师工作生活质量进行监控,使组织公民行为更多发挥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