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中十分重要的理论,以言语行为理论为理论基础的交际教学法对综合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在综合英语教学中,注重在情景中学习英语,为学生创造真实的交际语境,提高他们的言语交际能力及语用能力。
论文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交际教学法;综合英语教学
一、言语行为理论
言语行为理论是由英奥斯汀(J.Austin)在其著作《如何以言行事》(HowtoDoThingswithwords,1962)中提出的。Austin根据话语的功能,把话语分为言有所逑(constaifve)和言有所为(peformative)P~大类。言有所述是用来描述事物的状态或是陈述事实的,是可以验证是真实或是谬误的。言有所为是用来实施某一种行为的,是不能验证的,无所谓真实或是谬误。后来,奥斯汀认识到言有所述,归根到底,也是一种言有所为,即实施“陈述“这一行为。于是,奥斯汀放弃了最初言有所述和言有所为的区分,建立了一种新的模式来解释人们通过所实施的各种行为。根据奥斯汀的新模式,一个人在说话的时候,在大多数情况下,同时实施了三种行为:言内行为(1oeutionaryact)、言外行为(ill~uifonaryact)和言后行为(perlocutionaryact)。言内行为指的是“说话”这一行为本身,即指发出语音、音节、说出单词、短语和句子等。言外行为是通过“说话”这一动作所实施的一种行为,人们通过说话可以做很多事情,达到各种目的。言后行为是指说话带来的后果。当一个人说话的时候,他就同时执行了某种言语行为。
后来,奥斯汀的学生塞尔(J.Searle)发展了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其中对英语教学有较大启发的是“间接言语行为”,间接言语行为是指通过实施一种言语行为来间接地实施另一种言语行为。也就是说,交际者在实施间接言语行为时往往不直接说出自己要表达的意思,其语言形式不直接反映交际目的,而是凭借另外一种言语行为来间接地表达其真实意图。
塞尔认为语言交际的最小单位不是单词或句子等语言单位,而是言语行为,因此,语言交际过程实际上就是由一个接一个的言语行为构成的。
二、言语行为理论与交际教学法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语言研究的重点逐渐由语言形式,句法关系转向语言使用,语义和语言的功能。言语行为理论对交际途径的兴起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并为交际途径法教学奠定了基础。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认为,一个学习语言的人不但应该有识别句子是否合乎语法规则的能力和造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能力,他还必须懂得如何恰当地使用语言,即对不同的对象使用不同的语言,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间使用不同的语言。因此,教学应该培养学生外语的交际能力,要培养他们懂得在一定的社会中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要达到此目的,学生需要懂得语言的形式、意义和功能。这样,以言语行为理论为基础的交际教学法在全世界的外语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交际教学法强调运用各种交际活动进行教学,认为语言与交际密不可分。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法,交际法强调语义而不注重语法形式,看重语篇结构而不重视单一的词语句式,并认为语言技能可以在交际活动中掌握并得到巩固。因而,交际既是语言教学的目的,同时又是教学手段。
三、言语行为理论在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综合英语是英语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是培养学生英语语言基本技能的核心课程,历来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该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以往的综合英语教学采取的是语法法,强凋的是语言学习者对语言形式和语法知识的掌握,教师着重进行语法、词汇、句子结构的讲解,忽视了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笔者认为应将语法翻译法和交际教学法结合起来,在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