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试论培养高素质国际贸易人才的思考(2)

2015-09-26 01:01
导读:第三,政府还要担当好协调学校与企业合作的中间角色。可以给予企业一定的出口补贴或其它优惠政策,激励企业与学校积极地合作,使更多的学生能够进

    第三,政府还要担当好协调学校与企业合作的中间角色。可以给予企业一定的出口补贴或其它优惠政策,激励企业与学校积极地合作,使更多的学生能够进人企业、就业,最终增强该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这里政府可以多做进出口国有企业的工作,使其为我国高素质人才培养积极地贡献力量。

    (二)学校应优化当前的教学模式

    学校的教学模式要根据地区发展状况,作出适当的调整。在加大实践课程的授课比例的同时注重国际贸易人才各方面素质的培养。我认为,在我国高校高素质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可参考以下建议:

    1.提高国际贸易人才的水平,尤其是口语水平。高素质的国际贸易人才首先应具备良好的外语沟通能力,而我国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大部分学生不善于主动开口讲英文,这是制约其应用能力的一个瓶颈。学校的口语教师在加强对学生口语能力的锻炼的同时要给与学生上的辅导,使其顺利度过“开口关”,这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点。

    2.鼓励学校循序渐进地实施双语教学计划。双语教学的开展,既能增强学生的听说能力,也能增强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先挑选几门课程开设双语教学,然后循序渐进地增加双语教学的科目。

    3.鼓励国际贸易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各种形式的技能证书,如国际贸易货运代理员、国家贸易单证员、外销员、报关员、报检员和国际商务师资格证书等。在各种资格或技能证书的考试中可以增加实践环节的考核,以此促使学生对于实践知识的掌握,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抛弃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法。提倡辩论式授课法,即通过辩论的方式,让同学围绕国际贸易的现实案例,展开激烈辩论,这种方法可以充分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国际贸易专业高素质人才应具备的创造能力。

    5.要加强国际贸易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学校要引进或培养有国际贸易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来学生的理论及实践课程,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我国国际贸易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这是培养高素质国际贸易人才的基本保证。

    6.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国际贸易人才所具备的不仅仅是熟练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实践能力,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团队协作精神、良好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因此,在培养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这几方面能力的培养。

    (三)学生及企业应改变观念

    首先,学生要主动寻找锻炼自己各方面能力的机会。可充分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到外贸企业中,为将来的就业打下牢固的基础和坚定的信心。另外,学生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做出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增强培养自己实践能力的主体意识,然后朝这个职业规划不断地努力,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使自己成为真正的高素质国际贸易人才。

    其次,企业要改变现在的用人观念,降低对高校国际贸易本科毕业生的要求。在招聘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发展潜力。在用人过程中,注重人才的培养,使员工始终处于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工作状态。企业用人观念的改变可以促使我国国际贸易人才就业信心的增长,从而促进其学习主动性的增强,同时也会使我国国际贸易专业人才不流失到别的行业,以实现我国资源的合理分配。

    综上所述,在全球经济的大背景下,随着我国对外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培养我国高素质国际贸易人才,解决当前国际贸易人才供需错位的现象是一个巫待解决的问题。政府、学校、学生和企业四方都需要反思各自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来共同推动我国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进程,共同提高我国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质量,使每一个国际贸易毕业生都能在国际贸易领域展示自己的才能,进而使我国的人才资源得到合理配置,真正实现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

上一篇:试论《国际贸易综合实训》课教学体会 下一篇:轻工特色高等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