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与大学外语教学(2)

2015-10-02 01:01
导读:三、跨交际对大学教学 的启示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习者能够正确、得体地运用进行交际。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说过,“语言学习者是通过对语言的理解

  三、跨交际对大学教学的启示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习者能够正确、得体地运用进行交际。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说过,“语言学习者是通过对语言的理解而不是语言的形式而习得语言的”。因为语言的输入是为了更好地输出,输入是输出的前提,输出能够验证输入的有效性。为了培养具有竞争实力的国际性人才以适应21世纪全球化的需要,大学英语教学必须重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忽视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必然会影响学生正确运用外语的能力。所以外语教师一定要把文化导入作为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使其辅助语言教学,提高外语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第一,词汇教学。词汇是二语习得的核心,它也是所有接受性和产出性技能——听、说、读、写的基础。语言学家Scrivener说“仅仅对语法知识的掌握是不足以掌握一门语言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向学生介绍该词汇相关的背景知识,如我们上面所提到的中对于“狗”和“龙”理解的差异,学生只有了解了词汇的文化意义,才能正确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达到语言学习的目的。

  第二,利用原版外语教材,将文化背景导入到听说课程当中。听说课大多涉及到迎来送往、饮食起居、消遣娱乐等情景。也有祝福、购物、问路、感谢别人、恭维他人、表示同情、招待客人等表达方式。外语教师在授课时可根据具体的情景穿插进中西文化差异,如中国人在招待客人时一般会准备很多的酒菜,即使已经很丰盛了,通常还是会对客人说,“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只是一些家常便饭”或是“多吃点!”主人为了表示对客人的欢迎还会不断地给客人夹菜。这在西方是很难被理解的,他们通常在招待客人的时候表现的恰恰相反,欧美人通常会说,“这些菜都是我所擅长的拿手菜,我花了很长时间特意为您准备的”。在中国人看来谦虚的传统美德会被西方人误认为我们不够重视他们。再比如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到车站或机场接客人时通常会说,“一路上辛苦了!”而欧美国家的人喜欢别人说他们精力充沛,充满活力。所以在遇到外国人时就要避免类似的语言,可以询问例如,“Doyouhaveagoodlfight?”之类的话。

  第三,利用英文歌曲、英文等现代手段进行教学。在信息高度发达和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今天,流行文化广泛受到当今大学生的欢迎。语言教师如果能够把歌曲有效并巧妙地运用到语言知识的过程中,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寓教于乐的效果。歌曲有着优美的旋律和独特的文化内涵,如教师可以把某一首英文歌曲设计成听说课。根据学生的水平选择适当的英文歌曲,第一遍先让学生听,并根据歌曲的旋律和听懂的歌词表达自己对这首歌的理解,如该歌曲是什么类型的,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让大家各抒己见。第二次听的时候可以把预先设计好的歌词以复合式昕写的形式发给每一位同学,大家根据自己听到的内容填空。老师也可以把该首歌的背景等介绍给大家,由于中的语言有其真实性,大家可以在愉快的气氛中以轻松的方式习得语言,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并可以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达到一个长远学习的目的。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多看英文电影,并积累一些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因为受语言的限制,同学们大都没有接触外国人的机会,所以很难学到地道、纯正的英语。要想解决这一现实问题,多看英文电影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在电影中学习英语并观察在什么场合使用不同的语言等。

  四、结束语

  总之,大学英语教学不能仅仅单纯地进行语言教学,必须在授课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重视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因为学习语言的目的实际上就是学习文化,只有充分了解目标语的文化内涵,才能灵活地运用语言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要想实现这个目的,外语教师和外语工作者首先应该提高个人的文化意识,不断探索和实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全面提高外语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的新型人才。

上一篇:试论跨文化交际与大学英语教学探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