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三、创新理论教学。促进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要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实效,就要求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思维模式等方面不断进行创新,使之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优化知识结构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这就要求我们做到:
首先,要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方法。这就是要突破“教师中心、教材中心”的局面,这种“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照单收”的教学方法无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也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发挥。由此人们认为,在教学中应力求把教师变成推动学生独立思考的助手,把教材变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工具,把课堂变成学生开发自我创新潜能的天地。在这当中,教师应尽量遵循开放性、挑战性、体验性的三原则。开放性原则是指教师允许学生对学习内容做是非判断,鼓励学生敢于并善于打破原有的知识经验和结构,以求另辟蹊径,独树一帜;挑战性原则足指教师在备课和教学当中,留出充分的空间让学生去独立思考,自己去寻求看似已经完成的学习答案;体验性原则是指教师引导学生亲身体验、模仿某个情景或生活片段,以感受其思考与决策的不易。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科学知识和多方面的能力,诸如表达能力、组织能力、敏锐的观察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与科研能力,等等。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尤其要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能力,善于把握理论重点、难点,捕捉热点,并能根据学生的实际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同时要因地制宜,开辟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因为第二课堂具有灵活、多样、生动、贴近学生的特点,因而更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可以作为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如特邀社会各界人士,包括市长、乡(镇)长、厂长、工人、农民以及知名的教授学者给学生讲经历、做报告,等等,这将有助于学生思想的培养。同时,还可以定期举办一些诸如“大学生论坛”、“大学生社会报告汇报”等活动,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这些活动,将使得学生广泛接触社会,从而缩短了与工农群众的距离,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也培养了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的可贵情感。
其次,要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思维模式,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一是要打破传统授课模式,大力培养创新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就行了,而应该尽量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对现有成果和知识的分析、综合和反思,探究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从而丰富和发展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二是要抛弃以往追求标准答案的思维模式,应鼓励学生多角度、多方向地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使学生的思想意识和思维方式更加适应客观事物和社会实践的发展变化;三是要重视创新思维的培养,不断提高创新思维能力。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本身就具有培养创新思维和促进创新思维能力提高的独特功能,因而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要特别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要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的能力和习惯,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总之,时代在发展,在前进,实践中产生的新问题层出不穷,所以,如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创新,使整个社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形成一种正确的认识,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培养的融合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所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