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英美概况》教学与跨文化意识培养策略

2015-11-05 02:23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浅谈《英美概况》教学与跨文化意识培养策略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关键词:《英美概况》教学 跨意识

    关键词:《英美概况》教学 跨意识 培养 策略

    论文摘要:由于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存在着巨大差异,在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显得更为重要。应从知识性文化与交际性文化相结合,突出跨文化意识;补充性课件与教材内容相结合,体现时代性背景;介绍和对比相结合,关注文化差异;教师自我提高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强化实践性等方面入手,在《英美概况》教学中培养跨文化意识。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世界的发展,现代对人才的知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美文化教学也成为的重要内容。《英美概况》课程的教学目的很明确,就是通过讲授英语的、、经济、科教文化、宗教、风土人情和社会现状等文化知识,使学生了解英美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及生活方式,加深对英美文化的理解,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英语。

    这门课既是理论课,又具有实践性,既是外国文化,又加入了中国视角,需要用跨文化意识来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然而,由于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教学中往往以理论教学为主,重点放在讲授文化知识上,忽视对文化差异的了解,导致学生对所学的文化知识停留在肤浅的层次上,使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可避免地出现类似"Have you eaten yet?”的尴尬局面。因此,在《英美概况》教学中应加强对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在学习英美文化时了解文化差异,理解文化内涵,提高学习效果。

    Hanvey认为:“跨文化意识有四个层次,第一层次只是注意到一些表面的文化特征。第二层次是对于对方文化与自己文化有着显著差异的某些有意义的文化特征有所察觉,这时文化冲突往往发生。第三层次是对于与自己文化有着显著差异的异文化特征在理论上或是理性上能够理解。第四层次是在这个阶段可以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真正理解对方的所作所为。”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既有相似之处又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习惯按自身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去解读另一种文化,会造成中交际障碍,甚至产生误解。而跨文化意识能有效地帮助英语学习者掌握英美人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法和习惯,是消除这种障碍和误解的良方。教师应教会学生用跨文化意识分析理解英美文化。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英美概况》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研究跨文化意识培养策略也成为人们关注的课题。

    二、跨文化意识培养与《英美概况》教学并重的策略

    英美文化内容丰富多样,决定了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方法策略也应是灵活多样。应开通多种渠道: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外大量查阅资料,了解英美文化;通过观看影视、录像资料等增加直观感受;通过背景介绍、对比,感知文化差异等形式进行。不论哪种形式,最重要的是要坚持跨意识培养与教学并重,把跨文化意识培养融人到《英美概况》教学中来。

    (一)知识性文化与交际性文化相结合,突出跨文化意识

    文化教育可分为知识性文化和交际性文化,知识性文化指一个的政治经济、科学教育、宗教法律、文化等文化知识。交际性文化则包括风土人情、交际礼仪、行为规范等隐性文化。隐性文化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进行交际时的语言行为所隐含的民族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深层文化。教学中应将知识性文化和交际性文化相结合,改变传统的重知识性文化、轻交际性文化的倾向。加强交际性文化教学,突出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应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人们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如何用他们的语言来反映他们的社会思想、习惯行为,懂得他们的“心灵语言”。如在介绍“American character”的时候,教师可先介绍美国人在性格形成的原因和思维方式后,再和学生一起在与美国人打交道的时候,要注意避免的话题和可涉及的话题,以便在日后跨文化交际中准确地传递信息。这种结合的策略,不仅扩大了学生知识视野、感知文化差异,而且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困惑。

上一篇:关于优化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