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三、坚持系统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理论是以系统形式存在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坚持系统性原则,充分发挥其认识世界的普遍功能和改造世界的积极功能。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保持相对固定的基础内容、相对稳定的课程设置和比较规范的基本教材,对于建设一个成熟、完备的教育体系固然是十分必要的。但必须明确的是,我们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系统性,并不是说它是静止的、封闭的,相反,它是一个发展的、开放的体系。要使这项教育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与活力,就不能固守既定内容不变,也不能仅陷于自我论证,而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教育放在一个开放的之中,以开放的态度搞好教育。在改革开放以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曾形成了相对封闭的思维习惯和研究环境。现在,改革开放的国际环境和的发展与进步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许多丰富的、崭新的时代内容,思想的开放与活跃也给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既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又要敢于与各种挑战和错误思想进行碰撞、斗争。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才能真正保持生命力、富有时代性。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同步发展。应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断更新内容的自我开放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发展自己的必然结果。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适应新的时代和新的实践,就必须根据时代特点和主义建设的实际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的具体内容体系。既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各种现实问题,社会主义实践;又要坚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让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始终伴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进工作。紧跟时代发展变化,紧跟理论创新步伐,紧贴党的中心任务,以开放的态度对待教育内容的更新,是保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生命力的基础。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想相比较、相竞争才能存在,才能具有说服力。正确的思想总是同错误的思想对立而存在的,人们接受一个思想往往也是在两种思想激烈碰撞、相互比较之后进行取舍的。引导人们在比较中鉴别,能够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满足人们自我认知、自我选择的主体性需求,从而达到在比较、鉴别中接受教育的良好效果。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的大背景下,正确的思想与错误的思想相互交织、进步的观念与落后的观念相互影响是不可避免的,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斗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将是长期的、复杂的。面对这种形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和探索真理的勇气,正确引导人们开展理论交锋和思想斗争,分清正确谬误,划清是非界限,真正认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切实增强人们的鉴别力和免疫力。
四、坚持灌输性与自主性的统一
理论教育的灌输不仅仅是一种具体的教育方法,更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教育原则。它所深刻揭示的是,人的正确思想的形成只能通过有目的的理论灌输来实现,不坚持这一点就是丢失我们的思想阵地。应该说,在过去社会相对封闭、科技发展相对落后、人们思想比较单一的情况下,理论灌输作为主要教育形式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当今社会信息化、开放化、多样化的进一步发展,单一的理论灌输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与任务,必须积极改进理论教育的方法途径。一方面,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群众的认识特点和接受规律,对传统的理论灌输模式进行改造,努力实现高深理论通俗化。要善于运用通俗的解开群众思想上的困惑,运用身边的事例说明深刻的道理,把的力量与事实的力量结合起来,把学术的严谨与表述的生动结合起来,用明白通畅的语言来摆事实、讲道理、谈问题、解困惑,努力做到观点鲜明而又有理有据,思想深刻而又通俗易懂,逻辑严谨而又生动形象。另一方面,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是实现教育作用必不可少的过程,离开了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和主观能动性,受教育者接受教育时就只能是被动的和不自觉的,教育的内容也就不可能真正被受教育者接受、认同并进一步转化为行动。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特别是在新形势下,人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诉求不断增多,现代教育越来越需要平等性、民主性和主体性色彩。
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做到灌输性与自主性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主体性、主动性和积极性。要着力改变过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教育中所处的不对等地位,切实改变高高在上的姿态,改变生硬说教的口吻,建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民主、平等、互动的关系,真正做到尊重人、信任人、理解人、爱护人、关心人,不断提高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自觉性。要努力改变以往那种单一的居高临下、你说我听、单向灌输的教育模式,充分尊重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互动交往,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交流、平等互动的教育方式,在对话、交流、沟通之中有针对性地搞好教育引导,充分激发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需要,提高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强化他们自我教育的习惯,从而真正使受教育者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把理论教育真正内化为人的思想和意识。
此外,还要注意结合群众的心理需求、生活需要、需求,努力把理论教育渗透到群众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之中,真正做到寓教于学、寓教于管、寓教于乐。实际上,从接受教育的效果来看,最好的宣传是不像宣传的宣传,最有效的教育往往是不像教育的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能老是“挂在脸上”、停留在课堂上,必须融会到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各种形式之中,真正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要特别善于运用各种文化形式宣扬马克思主义真理,找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先进思想与优秀文化的结合点,不断加大先进思想文化的影响力度,不断拓宽先进思想文化的渠道,让从上到下的一切思想文化领域都成为我们宣扬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的重要阵地,切实让人们在文化的熏陶和的享受中不知不觉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真理。现代传媒是国内外敌对势力同我们争夺群众、争夺青年的重要工具,我们必须积极适应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努力拓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空间和渠道,不断扩大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切实增强马克思主义在全社会和全体人民中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