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2.学科建设目的目标的共识
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学科建设是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所依托的学科是我国特有的一门政治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设立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为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指导地位,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
要不断学科发展经验,探索马克思主义学科发展的规律,努力建设一研究对象明确、功能定位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不难看出,“研究对象明确”、“功能定位科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当务之急。前者,即学科边界问题,已如前述;后者,即学科建设的目的目标问题,亦应当是清楚的。由于学科发展的形势与现状等种种复杂因素,当前亟待取得共识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直接目的目标。必须明确:“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尤其是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服务,理应更为突出、更加鲜明。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3.关于一级学科内部结构及其主要特征的共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特征,除了政治性、科学性和实践性等基本特征之外,具体解读还应注意三点:
一是不要回避它的意识形态性。既然确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真理性,它的意识形态性与科学性、学术性就应当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二是强化它的教育性。这是由于本学科建设的目的目标决定的。其实,凡一种理论,举凡人们创造某种理论,并不是为了“束之高阁”,而是为了篇志践行;而要自觉实践,“教育”是不可或缺的环节。所以,“教育性”是理论学科本身的内在的根本要求之一,特别是以改造世界为己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强化它的教育性,是这个一级学科建设伊始就必须形成自觉意识、整体建设中突出而又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这就是说,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两个二级学科,其他三个二级学科也是如此。
三是着眼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根据“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做“学科支撑”的目的和任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各二级学科的建设,都要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为着眼点,凝炼研究方向和确定研究领域。这是本学科建设需要取得共识的又一重要方面。
四、尽快选定和编写一套博士生、硕士生培养的主干课程推荐教材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开拓性、初创性学科。全国各学科点既要强化各自建设的特点,同时也要加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的规范化,尤其是在建设初期以及一段时期内,更要注重统一规范、科学系统性建设。好的教材既是学科性质的体现,又具有规范学科建设的导向作用。因此,适时组织选定和编写一套博、硕培养主干课程的推荐教材,对于相对统一学科边界,是十分必要的和重要的。我主张,由教育部主持立项、由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具体组织实施,尽快选定和编写一套博、硕培养主干课程的推荐教材。其中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与讲解》,《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题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专题述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专题研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