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思路与任务(2)

2015-12-30 01:14
导读:其次,在外延上,即从“学科边界”的直接意义上看,理论学科建设的根本在于: (1)学科结构的一体化。以什么为核心和纽带构建一体化的学科体系?我认

  其次,在外延上,即从“学科边界”的直接意义上看,理论学科建设的根本在于:
  (1)学科结构的一体化。以什么为核心和纽带构建一体化的学科体系?我认为,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从目前人们取得共识的几个二级学科来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自不待言。它本身就内涵着思想理论教育的价值取向和要求;“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应是运动发展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原理;“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亦应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其理论和实践背景依据,为其大致的相对应的研究范围,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至少主干研究领域应是这样;“思想教育”研究,本质上是以马克思主义教育为基本内容的,着重研究这种思想理论教育的本质、规律和方法等。
  (2)理论内容的整体化。这里主要是指,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主干研究领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建构的整体化。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大精深,几乎波及所有人文科学领域。但根据我国现实学科划分目录及布局和学科建构的基本要求,将马克思主义所波及的诸多领域都纳入这一学科,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思议的,必须划出相对稳定的学科边界。其中,有三个问题最值得注意:一是在马克思主义下形成的、现行学科目录中事实上已作为单独建制的学科或领域,例如,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学、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马克思主义史学、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等等,显然不能纳入本学科。二是马克思主义的几个主要组成部分,例如,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科学原理,等等,也不能以原型的独立形态纳入本学科。因为它们在学科目录中已有自己的位置。况且,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不能将上述各个学科的全部内容都纳入其中,不能是上述几个组成部分的简单组合;更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严整而完备”的科学体系和学科体系,有其自身的内在结构,应当是整体化的、内部各方面有机联系的、揭示事物本质的“规律群”体系。这是通常所说的那几个主要组成部分一般性“加起来”所做不到的。

大学排名


  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无疑有其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但这种理论体系究竟是怎样的,许多专家学者都在思考、探讨并提出了各种见解,需要逐步形成共识。问题在于,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无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还有许多同仁是犹豫的、甚至不赞成的。因此,最重要的是尽快取得共识。我认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边界问题上,当前最值得预警的是学科构成“泛化”。如果将这个学科看作一个“筐”,什么都往里装,那么,看起来很“繁荣”,实则弊端很大,甚至导致学科资源流失。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即学科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学界共识较多,不再赘述。

  2.学科建设目的目标的共识
  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学科建设是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所依托的学科是我国特有的一门政治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设立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为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指导地位,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
  要不断学科发展经验,探索马克思主义学科发展的规律,努力建设一研究对象明确、功能定位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不难看出,“研究对象明确”、“功能定位科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当务之急。前者,即学科边界问题,已如前述;后者,即学科建设的目的目标问题,亦应当是清楚的。由于学科发展的形势与现状等种种复杂因素,当前亟待取得共识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直接目的目标。必须明确:“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尤其是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服务,理应更为突出、更加鲜明。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3.关于一级学科内部结构及其主要特征的共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特征,除了政治性、科学性和实践性等基本特征之外,具体解读还应注意三点:

  一是不要回避它的意识形态性。既然确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真理性,它的意识形态性与科学性、学术性就应当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二是强化它的教育性。这是由于本学科建设的目的目标决定的。其实,凡一种理论,举凡人们创造某种理论,并不是为了“束之高阁”,而是为了篇志践行;而要自觉实践,“教育”是不可或缺的环节。所以,“教育性”是理论学科本身的内在的根本要求之一,特别是以改造世界为己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强化它的教育性,是这个一级学科建设伊始就必须形成自觉意识、整体建设中突出而又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这就是说,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两个二级学科,其他三个二级学科也是如此。
  三是着眼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根据“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做“学科支撑”的目的和任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各二级学科的建设,都要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为着眼点,凝炼研究方向和确定研究领域。这是本学科建设需要取得共识的又一重要方面。

  四、尽快选定和编写一套博士生、硕士生培养的主干课程推荐教材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开拓性、初创性学科。全国各学科点既要强化各自建设的特点,同时也要加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的规范化,尤其是在建设初期以及一段时期内,更要注重统一规范、科学系统性建设。好的教材既是学科性质的体现,又具有规范学科建设的导向作用。因此,适时组织选定和编写一套博、硕培养主干课程的推荐教材,对于相对统一学科边界,是十分必要的和重要的。我主张,由教育部主持立项、由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具体组织实施,尽快选定和编写一套博、硕培养主干课程的推荐教材。其中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与讲解》,《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题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专题述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专题研究》,等等。

上一篇: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发展中需要正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