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研究生学位论文创新体系探析
2016-01-12 01:06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试论研究生学位论文创新体系探析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关键词:研究生 创新体系
关键词:研究生 创新体系
论文摘要:研究生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终体现。为实现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创新性,笔者从加强导师队伍建设、舡基于全面质量的论文创新的过程管理机制、搭建形式多样的专业实践平台等六个方面阐述了构建研究生学位论文创新体系。
近年来,研究生教育飞速发展,高校和科研院所培养的大-批创新性人才充实到科研以及企事业单位,成为了业务骨干和专家,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以及生源质量的差异,其质量问题愈来愈突出,尤其是其学位论文缺乏创新性。研究生学位论文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终体现,其质量综合反映了研究生教育的水平和质量。要实现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必须构建有效的研究生学位论文创新体系。
一、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高水平的导师队伍是学位论文创新的最直接、最关键的因素。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主要作用在于把握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整个过程,特别是论文环节。导师的素养、责任心、严谨治学、知识更新速度、创新能力对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导师的知识创新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只有创新型的导师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研究生导师在塑造研究生的研究习惯和学术风格,进而在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优化导师队伍,提高导师素养,是实现研究生学位论文创新的前提。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首先,合理设置导师岗位,严格导师选聘制度。结合本学科的未来发展前景、需求情况、导师梯队建设情况及培养质量等各方面因素,从实际情况出发,按需设置导师岗位。打破导师终身制,实行优胜劣汰的聘任制,增强教师的危机意识,同时建立良好的竞争与激励机制,鼓励导师不断创新,多出成果。其次,多渠道多方法聘任导师,加大评聘校外导师的力度。充分吸纳社会资源,将兄弟学校的老师或政府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充实到导师队伍中来,丰富导师队伍的成分,弥补个别学科导师不足的缺陷。再次,建立完善的导师工作评估体系,坚持过程评估与效果评估相结合。考核导师重在考核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学位论文质量高低从某种意义上说反映导师的工作情况,通过开展学位论文盲评工作和优秀学位论文评选来考察导师的学术水平。
二、建立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论文创新的过程管理机制 1.确立目标
学位论文的创新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
规章制度的建立和方法的实施都应以目标为前提。学位论文的创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论文的完成要经过多个环节,具体的措施无疑要落实到每一个因素和每一个环节。坚持系统思考,有明确的目标,并让参与论文形成过程中的所有人员了解和掌握,树立“创新至上”的意识,所有人员都能以目标为导向,自觉朝向目标而努力。
2.制定统一的论文创新评价标准
由于学科不同,对学位论文的评价标准也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和解释,这造成了论文评阅专家对论文的评审缺乏一个参考标准、所掌握的尺度不完全一致等问题。根据不同的学科、专业、层次和学位类型的论文创新性的差异性,分别建立不同学位论文创新性的评价标准,对学位论文的创新性进行细化,合理分配权重。这样就会减少在论文评审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增强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判的公正性,使评阅的专家有依据可参照。
3.分工明确,完善论文创新保障的组织体系及相应的职责
为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创新水平,应明确与研究生学位论文创新相关的部门和人员及其相应的职责分工。避免学位论文创新只是导师和研究生个体的职责,研究生院的招生、培养、管理、学位办、学院研究生管理部门、教研室、导师或导师组、教学及科研教师、课题组成员、实验室人员等等,都应明确自身在研究生学位论文创新的提高方面所承担的职责,构建分工明确、组织严密的机构体系。
4.构建完善的文件体系
学校应通过构建一系列创新保障体系保证文件来识别、规定、沟通和维持完成博硕士学位论文的全部活动。论文管理中的所有要素、要求和过程记录纳入文件,形成论文创新的文件体系。完善学校关于博硕士学位论文的各项规范。如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及复制的若干规定、博硕士研究生论文和答辩工作的有关规定、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评选办法等。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5.对创新过程严密的和控制
学位论文的创新是知识、能力、素质的凝聚,凝聚需要一个积累过程。学位论文创新过程的控制就是要求对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的整个过程进行严密的控制,包括选题、开题、科学研究、中期检查、实践活动、答辩等环节要履行严格的程序。全面质量管理工作重点要从传统的“事后把关型”为主转向“事前预防型”为主,学位论文创新主要是通过预防和控制而不是通过终结性评估得以实现。对在完成博硕士学位论文活动过程中的关键工作,通过设立控制点的方式进行过程控制,将会对其他相关工作以至最终的培养质量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