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转型期湖南省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体育现状及(2)
2016-01-14 01:03
导读:(六)教学手段和方法 以技术教学为主线,强调技术动作的规范化,教学方法单一是当前高职院体育教学的普遍现象。忽视体育人文科学与体育锻炼有关
(六)教学手段和方法
以技术教学为主线,强调技术动作的规范化,教学方法单一是当前高职院体育教学的普遍现象。忽视体育人文科学与体育锻炼有关健康知识的传授,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如游戏教学法、程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主动式教学法、情景式教学法、情感法等很少被采用,致使学生失去
体育学习应有的情感体验和兴趣的积累,难以形成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能力与习惯。
(七)教学评价体系
用统一标准的体能和运动技能的竞技体育评价体系来评价学生体育课的成绩,过分强调运动技术、技能的重要性,忽略体育教育评价目标的多维性,评价内容多元性,评价方法综合性、评价主体多源性等特征,忽略教育评价具有反馈调节、展示激励、记录成长、反思、积极导向等发展性功能,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了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的发展性功能。
(八)师资队伍
被的三十二所高职院共有体育教师385名,平均每校12.03名;共有在校学生212579人,平均每校6643人。由此可见,三十二所高职院教师与学生之比为1:552。根据
教育部关于高等院校暂执行1:220的编制规定,我省高职院体育教师的编制缺口较大,师资力量严重不足。而且,教师队伍老、中、青年龄结构不合理,男女比例差异较大,专项分布单一、传统,缺乏时尚、休闲、新兴运动项目的师资资源。
(九)体育场馆
在场馆方面,随着这几年高职院办学层次和办学规模的扩大,很多学校更多关注于学校教学、实验、设施和学生生活设施的建设,体育场馆建设相对滞后。调查结果表明:三十二所高职院共有室外体育场地面积约748300㎡,人均约3.52㎡;室内体育场馆面积约45280㎡,人均约0.21㎡;与2004年国
家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所要求的室外生均4.7㎡和室内生均0.3㎡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这些维持体育教学秩序所必要的硬件设施,难以满足现有基本体育的教学要求,影响了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进程。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三、转型期高职院体育发展对策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对生产、服务、第一线的实用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烈呼唤高质量的,呼唤身心健康的人才资源。面向21世纪,高职院体育教育应顺应的潮流,树立改革与发展的观念,以“终身体育”,“健康第一”为思想,以职业教育为主线,大力开发体育校本课程和教材,把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终身健康意识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作为主要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重修体育教学大纲、调整教学计划
我省高职院自编的体育教学大纲均是从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大纲脱胎而来。因此,体育教学计划也就脱离不了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计划的模式,这种状况必须改变。高职院体育教学大纲应从高职院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对体育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基本任务进行改革,明确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应大力开发高职院体育校本课程和教材,充分体现高职院体育教育的特点。高职院教育的特点,就是要与学生在校所学的专业职业特点相结合,满足未来职业对学生体质的要求。如工程专业,以攀爬登高为主要教材,解决他们的攀登能力和恐高症。因此,高职院的体育教学计划必须根据不同专业和未来职业对学生体质的要求来编制。
(二)统一体育课的开设时数
按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三年制大专开设两年体育课,应开设144课时[2]。而我省高职院体育课开设极不均衡,且普遍偏低。作为教育和业务主管部门应下文督促各高职院严格执行国家教育部的有关文件精神,提高认识,摆正体育教育的位置,确实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领导和落实。体育工作者和体育教师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应多呼吁,多与领导沟通,争取领导对体育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体育教育目标的实现。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三)加强高职体育教材的建设
体育教材是根据体育教学的要求而编写或选定的教科书,是教师用来讲授课程内容的,是学生用来上课和复习的用书。体育教材是否符合学校、学生和专业特点的需要,直接影响到体育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有关职能部门应尽快组织召开高职体育专家、教授研讨会,共商高职院体育大计,研究制订具有高职特色的体育教学大纲,编写具有高职特点的体育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