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转型期湖南省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体育现状及(3)
2016-01-14 01:03
导读:(四)改革课程设置模式 高职作为的一种特殊类型,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要求。体育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必须符合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构建适合于高职
(四)改革课程设置模式
高职作为的一种特殊类型,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要求。体育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必须符合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构建适合于高职教育特点的课程设置新模式。其模式为:一年级职业特色课;二年级兴趣选项课。一年级职业特色课的设置,主要是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体育资源、专业性质、突出健身性、职业性;二年级选项课的设置,则应根据学校师资和场地设施现状,学生的兴趣爱好、专业特点,打破班级建制,区分性别,区分层次进行教学,这种新的课程设置模式,将使高职院的学生逐渐形成与自身职业特点、兴趣相符的体育素质和体育技能,促进高职体育教育的职业性和实用性,促进体育教育的终身化。
(五)教学内容的选择
高职院的体育课教学,应把学生的职业需要放在首位。教学内容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健身运动、体育的基本方法和掌握运动技能,还要为以后的“职工体育”和“终身体育”打下基础,侧重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使他们
后能胜任本专业的工作。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职业需要,合理地,有针对性的安排教学内容。如:工程专业学生需在高空下工作,体育教学时可对学生进行攀登、爬越和平衡能力的训练;木工,钳工专业的学生需要上肢力量,教学时可进行举重、投掷、器械体操等练习;酒店服务与专业的学生,教学中可采用“托盘”接力的方式,发展学生的手臂力量和团队协作精神;地矿专业的学生,可采用“攀岩”、“定向越野”等活动,锻炼他们思维的灵敏性和全身的协调性,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总之,体育教学内容应围绕专业、工种实际,实行有专业针对性的实用身体锻炼和技能练习,这对深
化学生专业的运动知识和体能,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六)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运用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体育教学思想发生了变化,培养学生运动技能不再是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而培养学生对运动的兴趣,使他们形成体育意识与习惯,提高运动能力才是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3]。以往运动技术教学的手段与方法,已不能适合现代教学的需要,从发展的眼光看,各专业、工种都有其自身特点,为此,现代体育教学应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强调学生的兴趣与主动积极性。一是在教学活动中,应力求实现因材施教,注意学生个体学习的参与度,给予学生自学自练的时间和空间;二是在教学活动中、根据专业、工种特点给予启发、引导、设定问题情境,让学生从解决问题的角度着手思考。既调动其主动积极性,又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作用;三是在教学活动中,有机地调控好对学生一般身体素质和职业实用性身体素质的培养,从而实现以知识或技术传授为价值取向到以学习主体为价值取向的转变,结合专业、工种实现学生的自我构建、自我发展。
(七)教学评价应多元化
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应为体育课程目标服务。因此,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体育教学评价新体系,是高职院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前提。新的评价体系应凸显学习评价的反馈调节,展示激励、记录成长、反思、积极导向的发展性功能,把学生的体育知识、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学习态度、情意表现、合作精神,进步幅度综合地纳入学生体育课成绩评价的内容,并改变单一评价主体的现状,加强自评、互评、他评的有机融合,使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使评价成为推动学生主动参与、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八)重视师资队伍和体育场馆的建设
体育师资队伍和体育场馆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创建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体育教学体系需要创新型的师资队伍。因此,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充实、优化师资队伍结构,调动发挥体育老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推进高职院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保证。重视与高职教育规模同步发展的体育场馆的配套建设是推进高职院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基础。
四、结语 转型期的高职院呼吁着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构建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体育教学体系,实现课程设置特色、教学内容实用、教学手段方法多样,教学评价多元化,是实现高职院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核心;转变教育理念,优化师资队伍结构,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开发体育校本课程和教材,重视体育场馆的配套建设,是高职院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