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4.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立场的作用
研究者们认为理论具有双重属性:意识形态性与科学理论性、政治性与学术性,是二者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是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而且从一开始就表明了它的阶级属性即是为无产阶级的革命和解放服务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一定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教育人,否则就丧失其价值,也不会有效果。但马克思主义理论又具有政治性,即是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特别是对一些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教育更是如此。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政治性教育,否则就会背离理论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方向。就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理论,它是无产阶级和所有劳动群众的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是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进行阶级斗争的有力思想武器。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阶级属性使它成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理论,成为主义国家的国家意识形态。因此,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仅能使其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其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使其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提高思想政治素养,使其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特别是通过学习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可以使大学生们从理论和实践上正确认识中国80多年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经验教训,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以及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都在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指导和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政治领导。这对于大学生抵制资产阶级的西化和分化、树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立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坚决拥护党的领导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5.对养育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作用
6.对提升大学生境界的作用
基本道德规范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道德不仅是每个人的立身处世之本,同时也是社会存在和发展之基。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该大力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努力实践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不仅要继承并发扬中国古代的优良道德传统和革命的道德传统,而且要吸取人类一切优秀的道德成果,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立志做一个道德高尚的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必须在一定的社会和物质条件下,通过教育和社会实践的积累及个人的自觉锻炼和修养,三种因素缺一不可。其中,一定的社会条件和物质条件是客观基础,个人的锻炼和修养是必不可少的主观条件。社会实践则是沟通主、客观条件的桥梁。为此,大学生应通过道德实践来培养自身的高尚品质,通过加强道德修养来提升道德境界。社会责任感是一切美德的基础和出发点,是人类理性与良知的集中表现,是社会得以存继的基石。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一个由低到高、不断升华、不断强化的过程,需要在内容、目标上体现以认识为先导,由近及远,由浅及深,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由对己负责,到对他人、社会、国家民族负责的递进性、层次性特点。其中,增强责任认知能力是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首要切入点。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三观”教育就成为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
总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三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它对于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确立正确的政治立场,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养育其爱国主义情怀,提升其道德境界,促进其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人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