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3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社会体育专业发展至今只有10余年,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个明显的例证就是该专业学生“”和“出口”不够通畅。从总体上看,目前社会体育专业人才供需失衡,矛盾突出,各大高校争相开设社会体育专业,似乎是供大于求,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全国各省市社会体育专业点的平均数为3.61个。从专业绝对数量看,主要分布在华东、华北、华中及东北,这4个区域社会体育专业占了全国70%;从专业分布密度看,华中、东北、华东及华南社会体育专业点的平均数都超过全国平均数,分别为5.33、5.00、4.67、4.33;从各省社会体育专业数量看,以广东10个,江西、吉林、湖北各7个成为社会体育专业点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出现了专业扎堆现象。专业扎堆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就业压力。
天津体育学院是我国第一所开办社会体育专业的高校,通过对其连续7届毕业生就业去向的(见表1)大体上可窥见我国社会体育专业就业情况。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以部门为主要就业方向,从事社会体育工作的比例较低。这不仅与多校最初制定的培养目标相违背,而与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趋同,造已相当稀缺的人才资源和教育资源的浪费。
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不高的现状令人担忧,反映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之间还存在着一定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