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实验教学的现状及改进措(2)
2016-02-10 01:08
导读:3.建立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高校专业应当建立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强化实验教学环节,增加实验教学课程和项目的课时比重。实验教学应当贯穿于
3.建立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高校专业应当建立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强化实验教学环节,增加实验教学课程和项目的课时比重。实验教学应当贯穿于大学各个年级,配合其他专业课程安排渐进性的实验教学内容。一方面要开设丰富的实验课程与项目,既要有附属于专业理论课程的单项型实验,也要有独立的实验教学课程。通过设置这些单项型实验,可以弥补课堂理论教学的不足,强
化学生对某些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而对于一些综合性较强的实训内容,则应当设置独立的实验课程,例如,营销模拟实验课程、客户关系实验课程等。教师还应自主开发、创建一些新的实验项目,以弥补软件模拟情境与真实市场存在差异而导致的缺陷。另一方面应设置验证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等各种类型的实验,每种实验类型都需要有明确的阶段目标。验证性实验主要是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综合性实验主要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和对原理、方法的全面掌握程度;创新性实验则主要是由学生自主设计和实施的,侧重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挥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4.组织教师编写分层次、高质量的配套系列实验教材。由于已出版的实验教材大部分与实验教学目标、内容和实验软件不配套,而且本科层次的实验教材十分缺乏。因此高校应当组织教师自行编写与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相适应的、高质量的系列实验教材。组编教材时要注意:高校对于高职高专和本科这两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当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应根据相应的培养方案组编不同层次的教材,在广度和深度上体现差别;教材内容要全面并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既要包括企业实际营销管理过程中的常规业务操作内容,也应适当引入营销领域中一些新方法、新观点在企业运用的典型业务案例,通过了解这些典型案例内容,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在实验中大胆创新和全面思考的能力;编写教材成员应当是一个专家群,包括三类教师:一是进行过多门营销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具有系统、全面营销知识的教师;二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三是熟悉营销理论和方法而且操作水平较高的复合型教师。
5.加强实验教学的管理和控制,改革实验教学方法。有些高校由于实验教学管理机制不完善,一些教师在实验教学时不重视讲解和,完全放任学生自行实验操作,对实验过程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使学生的实验收效不太理想。针对不同的实验课程和项目,讲解指导的比重可以有所不同,但应当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管理与控制,灵活运用不同的实验教学方法,切实帮助学生通过实验得到实际能力的提高。
例如,营销模拟实验可以利用软件模拟实验场景,让学生扮演具体业务角色,综合运用营销原理和方法制定全面营销决策,教学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教师的讲解,即对相关理论、方法和实验规则与程序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尽快适应实验情境,更好地运用相关营销理论和方法,提高决策水平。第二阶段是教师创建实验,由学生分组讨论,再制定并执行决策。这一阶段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团队精神和主观能动性,教师主要是在操作方法上进行指导、答疑。第三阶段是决策结果的评价,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对学生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数据应当做出较为全面的评价和分析,从而使学生下一阶段的决策更为科学。而网络营销实验则可以多采用开放实验的教学方式,主要让学生自己充分发挥想象,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教师的指导主要侧重于操作程序和技术等方面。通过这种放开实验为主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创新型营销人才。商品学课程的实验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先采取演示型实验,利用多媒体投影和互联网同步实验演示等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熟悉实验设备及实验操作过程,再在实验室组织学生利用实物和设备工具进行实际操作,撰写实验报告。
6.建立合理的实验考核评分标准。实验考核评分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和实验质量的高低,是决定实验过程能否良性运转一个关键。因此,需建立一套科学合理、便于操作的实验考核标准,根据实验要求和实验项目完成的质量建立量化指标,再按照量化指标与规定的评分程序,对学生实验运作的各个方面进行考核并做出成绩评定。实验考核的基本项目一般应该包括实验态度、实验报告(作业或作品)和实验操作技能三个方面。各考核项目的比重可以根据不同实验课程的性质、特点和要求进行具体确定。为鼓励学生在实验中大胆创新,对于完成自主创新实验、表现突出的学生,经指导
教师鉴定,其成绩可以直接定为优秀。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针对软件模拟的小组实验,成绩的评定需综合考虑实验过程和结果,并且要注意小组总成绩在组内各成员之间的合理分配。软件模拟的教学实验系统一般都带有评分系统,可以自动计算出各个小组的成绩,但因为软件本身存在一定局限性,这一成绩应当只是作为学生最终成绩构成的一部分。有的学生实验过程中很认真地分析信息,大胆挑战传统思维方式进行决策,却没有取得很好的决策成绩,这种情况下不能因此否定学生的创造力和努力,而应当在决策分数之外再加上学生实验过程中表现的得分(例如小组分析报告成绩等)。由于软件模拟的实验是以小组形式进行的,因此还需将小组总成绩在组内各成员之间进行分配,这一环节可以由小组成员根据各人在整个决策过程中的表现和贡献程度进行互评,小组的组长和对整个决策制定有突出贡献的成员应该适当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