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教学要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2016-03-07 01:03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关于语文教学要与思想教育相结合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各种方法实现
【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各种方法实现知识学习和思想陶冶的有机结合,落实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论文关键词】语文教学;思想教育;统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完美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既要重视智育的发展,又要重视德育的渗透。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的渗透?我认为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一、情感熏陶法
就是根据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情感,创设一定的情境,通过老师的、动作和感情的表达,渲染教学气氛,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之中,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起到感化和熏陶的作用。
语文课本所选用的许多课文,都蕴含着很多深沉的情感和深刻的道理。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具体的文章内容,分析文章意境,开掘课文意理,再结合教师自己对课文的情感体验,用饱蘸感情的语言、得体到位的动作以及丰富准确的表情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特定情境,用老师的情绪去影响学生的情绪,进而引起师生情感上的共鸣,最终以情动情,以情感人,从而感染和教育学生。这样就能让学生既能了解有关知识,又能懂得相关道理。古人所说的“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觉亲”“夫情必依乎理,情得然后理真”,就是这个意思。像《春》《海燕》等文章就非常适用于使用这种方法。
二、形象分析法
就是对语文教材中鲜明生动的形象进行细致剖析,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里以及一些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的性格和精神面貌,通过对人物艺术形象的分析,使学生受到生动的思想教育。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比如学习《木兰诗》时,可以通过对主角花木兰的、动作、语言等方面的描写的分析,感受这个女英雄孝、忠、勇、智的美好品质,在心目中树立起一个“谁说女子不如男“的光辉形象,从而引起学生爱国、爱家、爱父母,也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封建的“男尊女卑”思想的落后性。而在学习《变色龙》的时候,抓住对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的分析,感悟奥楚蔑洛夫这个人物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卑鄙灵魂,从而激起学生对黑暗的、反动的统治阶级的憎恨。
三、语言品味法
就是引导学生通过细致品味作品的语言,深刻理解作品的思想、情感、意蕴,最终读懂作品,并从中受到教育。 文章不是无情物。每一篇文章无不跳动着作者的感情脉搏,无不蕴含着奔腾的感情激流,无不凝聚着人类情感的五颜六色。而语言是思想的外壳,只有细致的分析作品的语言,才能深刻理解作品的思想。那些或者爱憎分明,或者意蕴丰富,或者论辩深刻的语言,能引领我们或者把握人物形象的伟大,或者感受人类情感的高尚优美,或者领略长河的雄浑 壮阔……总之,有选择、有目的的对一些文章的语言进行深入分析,不但可以让学生理解文章内涵,把握人物形象,而且可以从中学习、反思,受到思想上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