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学生工作模块化管理模式的初步研究

2016-03-14 01:00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浅谈学生工作模块化管理模式的初步研究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关键词:学生工作 模块化 模式

  关键词:学生工作 模块化 模式

  论文摘要:本文从模块化的起源和组织模块化的概念出发,得出学生工作模块化的概念、分类,并对分工模块化管理模式进行阐释,对其利与弊加以分析,趋利避害,强调分工模块化管理模式的有效性。
  
  一、模块化的起源概况
  模块化问题最早的研究,在国内可追溯至公元1041~1048年间北宋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它成功地运用了标准件、互换件、分解与组合等原则和方法,解决了雕版印刷所遇到的复杂性难题;在国外可追溯至18世纪70年代,英国古典学家亚当·斯密在其著作《国富论》中阐述了专业化和分工的核心作用,强调其是推动生产力进步的基础,制针工厂被认为是最早的模块化分工的例子。20世纪60年代,IBM 360系列的实现标志着现代模块化的诞生。20世纪90年代,模块化研究开始由产品、流程设计转向组织设计和管理领域,用于组织分析和建构,逐渐成为学、管和学等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1997年哈佛商学院教授鲍德温和克拉克发表了《模块化时代的管理》这一经典论文,被视为模块化研究的里程碑之一。
  二、学生工作模块化的概念与分类
  学生工作模块化是指为了适应新的时代要求与面临的挑战,将组织模块化理论运用于学生管理工作实践,将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系统复杂问题分解与整合,以实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系统性、针对性、时效性、创新性的一种管理模式。我们可将其分类为学生工作内容模块化、学生工作分工模块化、学生工作资源模块化、学生工作队伍模块化等。学生工作内容模块化指根据工作内容性质不同而划分的以“三观”“三个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等为载体,以思想教育、教育、教育、心理教育为内容体系构成的学生工作管理模式;学生工作分工模块化指根据机构对应而划分的团学工作、学生党建、学生教育管理、学生资助、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生教育管理等数位一体的学生工作管理模式;学生工作资源模块化指根据资源的属性而划分的现实社会教育资源、资源模块、节日教育资源和生活化教育资源整合的学生工作管理模式;学生工作队伍模块化指根据教育者身份不同而划分的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学生信息员等几类学生工作实施主体的学生工作管理模式。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三、学生工作分工模块化
  1.分工模块化管理模式
  学生工作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学生工作队伍是学生工作的重要力量。在学生工作中运用分工模块化管理模式,二级学院聘任有一定学生工作经验的学工干部担任团学工作、学生党建、学生教育管理、学生资助、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生教育管理负责人,分别对应校团委、校组织部学工部、学生教育管理科、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心理咨询中心、研究生部等各行政部门或科室。模块负责人参会或接收到相应部门、科室的会议和文件精神,应及时向主管学生工作书记汇报,请求指示,按照要求制定、下达工作部署,并及时反馈、汇报;学工队伍成员要具大局意识、全局观念、团队意识,积极支持,大力配合,严格按照部署保质保量完成任务。这一举措实现了传统学生工作模式的巨大转变,开拓了学生工作的新局面。
  2.分工模块化的利与弊
  学生工作分工模块化具有明确职责分工与定位,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减少时间浪费,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学工干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等一系列优点,最重要的是为培养辅导员科学决策和及时有效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与平台。学生工作分工模块化是一把“双刃剑”,为学生工作管理创造了重要机遇也提出了巨大挑战。首先,它对模块负责人的经验、能力、素质有一定的水平要求。其次,它对整个学工队伍成员的团队精神提出了较高要求。最后,模块循环更新过快或过慢导致资源浪费和培养能力单一片面。应根据学工干部人员的任职资历、能力特长等循环更换模块,既不可更新过快,也不可更新过慢,周期为1~2年为宜。更新过快不利于保持政策连续性,不利于成员潜力发挥;更新过慢不利于成员的全面成长和能力培养。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综上所述,基于组织模块化理论的学生工作模块化管理模式为探索学生工作的新路径了提供相当有益的参考,尤其是分工模块化的管理模式,趋利避害,不失为一种相当有效的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芮明杰,张琰.模块化组织理论研究综述[J].当代财经,2008(3):122—127.
  [2] 何淳宽.模块化组织理论在大学中的应用[J].华东经济管理,2010(7):159—160.

    上一篇: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学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