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的学生党建工作

2016-03-11 01:09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浅谈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的学生党建工作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关键词:高职院校 结合 学生党建工作 创

  关键词:高职院校 结合 学生党建工作 创新

  论文摘要:随着高等改革以及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深入进行,各高职院校普遍实行了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高职院校党建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论述了在新的形势下,高职院校如何做好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学生党员培养发展的做法和思路。

  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发展和前进的重要力量。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高校是青年群体中最集中的地方,培养一大批坚定的者、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学校党建工作的基本目标。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针对高职院校学制短和工学结合的大背景,切实加强和改进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党建工作,是高职院校基层党建工作者的重要职责,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一、当前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因素
  1.高职院校生源的因素。相对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生源的总体素质较低。因此,有相当数量的学生缺乏信仰或信仰漂浮不定,在上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一些社会基本公德和公众要求;在学习上积极性不强,缺乏学习自觉性。由此形成的平均生源素质明显偏低,影响了党建工作在学生中的有序开展。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的绝对人数相对更少,学生党员培养发展工作和学生党组织设置模式选择的难度更大。
  2.教育学制的因素。高等职业教育学制只有3年,在学生接受期间完成党员培养发展工作和进一步提高学生党员各方面素质所需的时间偏短,工作难度增大。当三年级学生党员特别是正式党员发展达到高峰时,学生又面临着顶岗或离校,学生党员数量有突然降低。因此,已发展的党员(含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参与学生党建工作的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对新生、对要求入党的学生、对已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学生的辐射作用、引领作用非常微弱。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3.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因素。在高职院校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大背景下,各高职院校积极探索推行“2+1”等多种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实行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在校外安排的实践性教育教学环节及其占用时间比例相对更多。而顶岗实习往往安排在与专业对口的企业中,学生有较长时间不在校集中学习和生活;许多专业的实习又是很分散的(包括一个班学生的分散、实习单位的分散等),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发展和学生党员教育工作因此往往更容易形成薄弱或缺失环节。
  4.学生党建工作机制的因素。高职院校学生党建与团建工作协调欠缺,工作起来形成两张皮。特别是团组织在团员、青年的教育及开展的一些活动没能与党建工作结合起来;“推优育苗”迟缓,力度不足,对人数限制太死,只推团员不推非团员中的优秀学生,团组织不能发挥党的得力助手作用。
  另外,从就业的单位来看,加强高职学生党建工作更有它的特殊意义。现在的高职院校学生,毕业生后大部分都进入非公有制和组织之中,即使进入公有制的部分单位,这些单位党的工作相对薄弱。非党员大学生毕业进入这些经济、组织后,难以受到系统的党的教育和培养,其入党意愿较难实现。
  上述的种种因素,制约了学生党建工作,同时也恰恰反映了做好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在校期间加强共产主义信仰的教育,强化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促使其认真地学习、思考并实践共产主义的信仰,应当是正当其时。做好大学生党建工作,虽然不能让多数大学生成为共产党员,但能让大部分的大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及现实使命,产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深厚感情,树立起为中华民族振兴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和成才方向,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养成良好的素质和道德品质。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学生党建工作的做法和思路
  (一)立足“三早”,德育为先
  中央办公厅[2005]14号文件《关于加强和改进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和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意见》要求:“坚持把培养教育贯穿于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的全过程”,应当“切实加强对大学生积极分子的早期培养教育”。《党章》第一条规定,年满18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它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的,可以加入中国共产党。高职院校的学生入校时,一般年龄均在18岁以上,符合申请入党的年龄条件,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思想上有着较强的可塑性。因此,立足“早教育,早培养,早发展”,在新生入学即开展和加强党建工作。
  1.“三早”着眼点在于一个早字。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安排党的基本知识、专业与职业素养形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讲座,使新生一入校就受到党的知识的、职业观、世界观熏陶,帮助他们正确规划自己的学业和职业,促使他们积极靠拢党组织。开设党建专题教育讲座,通过多种形式重点培养学生对党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帮助他们加深对党的性质、任务、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增强对党的了解和向往。
上一篇:试论在校研究生担任兼职辅导员的工作模式探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