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我国大学生价值观探析(2)

2016-04-14 01:06
导读:4.互联网带来的负面影响 全球化使人类彻底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网络科技的高速发展改变了人们原有的生产、生活、交往方式,使人们的价值观呈多元化趋

   4.互联网带来的负面影响
   全球化使人类彻底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网络科技的高速发展改变了人们原有的生产、生活、交往方式,使人们的价值观呈多元化趋势,同时,也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网上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意识形态很容易破坏青年学生已树立的观、价值观和观,从而毒害青年学生,使其陷入泥潭而不能自拔,使原来所培育出来的观念与原则毁于一旦。其次,由于互联网信息的过度自由,大量的灰色、黑色、黄色不健康的信息便充斥网络,使有的大学生沉湎于网络中的色情、暴力不能自拔而精神萎靡,学业倒退。最后,大学生长期沉溺于“人—机—人”的交往模式中,必然减少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从而导致大学生感情冷漠。一些学生甚至会因此产生焦虑、苦闷、压抑、自卑、孤独等思想情绪。这对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都是极为不利的。
   5.个人素质的影响
   当代大学生由于年龄、知识层面以及经验还不足,因此对社会一些现象的观察会只停留于表面,有时会以偏概全。同时在其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必然会受到一些错误价值观的迷惑而产生某些扭曲的价值观。其次,当代大学生中不少学生都为独生子女,其家庭优越,从未经受过艰苦生活的磨炼,往往被家长当作小皇帝娇宠,形成自私自大,这使他们当中不少人不可避免地在人生价值观方面出现只讲索取、不愿奉献等弱点。因此,许多大学生在面对价值选择的时候便难以区分和取舍。
   三、对大学生实施价值观的对策思考
   1.在大学生中应加强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但鉴别力明显欠缺。因此学校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只有这样,广大学生才能使其明辨是非、正确区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也只有这样,处在社会转型期的大学生才不会产生诸多迷茫和困惑,形成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价值观。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2.运用多种途径对思想理论课进行改革
   传统的思想理论课是枯燥无味的灌输式教育,在课堂上对学生过分宣传个人要对社会国家的贡献,却很少提及到个人的价值和利益。这样的上课方式和内容很难让学生从心底接受和折服,所以效果也是不敬如人意的。多元文化背景下,我们应该创新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让大学生在传统观念和现代意识、个人和社会、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等矛盾冲突寻找新的结合点。相对于以往的灌输式教育,我们在教育的方式和内容上都应采取隐性教育为主,寓教于乐,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使学生以愉悦的心态潜移默化的接受思想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真正的接受学校的思想价值观教育,并能增强他们对西方腐朽文化思想的免疫力。
   3.重视校园网络的建设与
   网络科技好比一把双刃剑,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校园网络的建设与管理,使思想道德教育在网络上占据主导地位。提升高校网络德育主导性的主要对策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要积极建设和发展高校德育网站,占领网上意识形态阵地;二是要提高教育者的信息网络技能,,掌握网络德育的主动权;三是要自我教育与网络管理双管齐下,全面提升大学生网民的主体性和自我主导能力。
   4.大学教育应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
   当今的大学教育普遍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工具理性的东西比较多,价值理性的东西非常少。经济下,很多大学设置的课程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和目的性,但是,面对多元文化带来的价值观的多元选择,如果大学缺乏人文素质教育,那么一些大学生很有可能发展成极端个人主义且社会责任感淡薄,并且也很容易受到错误价值观的迷惑而偏离我国的主流价值观。据一项显示,文科类学校的大学生比理工科学校的大学生更关心时政信息,且社会责任感更强。大学是科学的发源地,应该成为传播和创造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对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具有示范、领导的任务。所以我们在大学里边首先要倡导科学、民主、人文的精神,要营造一个科学民主、以人为本的校园氛围。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领悟到教育的真谛,懂得如何做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参考文献:
   [1] 王易.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报告[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
   [2] 周从标.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3] 毕红梅.全球化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 汤伟栋.吴宏卫.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塑造.2009.
   [5] 曾汉君.试论大众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J].南方教育,2006.

上一篇:探讨新形势下要充分发挥辅导员博客的思想政治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