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高校勤工助学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推进功能的(2)

2016-07-03 01:00
导读:(四)勤工助学对大学生身心素质的锻炼。从学校勤工助学角度看,大多数高校所能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数无法完全满足学生的上岗需求,学校会采取岗位

  (四)勤工助学对大学生身心素质的锻炼。从学校勤工助学角度看,大多数高校所能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数无法完全满足学生的上岗需求,学校会采取岗位、召开勤工助学双选会等形式根据“择优录用”的原则来确定各岗位的参与学生,这就给广大困难学生提供了一个“竞争上岗”的机会,让他们在校园内就体会就业竞争的压力,进而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另一方面,在学生参与勤工助学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与挫折,以及工作关系中的压力需要他们去处理和协调,这对锻炼学生在工作中的承受能力非常有利。很多高校不断提升勤工助学层次,加大了“助教”、“助研”、“助管”等智力型岗位的开拓,这对大学生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他们必须要勇于面对困难、接受困难挑战,从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整能力,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另外,大学生适当参加劳动也有利于身体素质的提高。
  (五)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职业和岗位责任感。勤工助学作为一种较规范的有偿的社会实践活动,不同的岗位都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各岗位的负责人会根据参与学生的王作表现,对他们进行考核。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能够体会到真正工作的感觉,并在参与中逐步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和岗位责任感,为学生日后适应就业岗位提供经验。勤工助学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增强做事的责任心。
  (六)勤工助学对于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参与学校勤工助学的管理中培养的学生综合能力、实践能力等也是学生创业所需要具备的能力。各高校在安排学生勤工助学时,很多的勤工助学项目如校园超市、校园物业、校园报亭等都是在让学生自主管理,学生项目负责人作为老板的身份在管理着这些岗位,从管理到经营,大大提高了学生创业能力。同时,不少高校还设立了学生勤工助学创业区,有意识地用勤工助学的资源鼓励贫困大学生创业。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理论和实践证明:勤工助学工作的开展对于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高校应该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完善勤工助学工作体系,逐步提升勤工助学工作的层次,努力拓宽岗位的设置,积极保障相关经费的落实,从而确保勤工助学工作良好开展,切实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创业率。
  
  三、勤工助学增强大学生就业创业竞争力的途径
  
  (一)积极转变勤工助学工作理念。在组织实施勤工助学工作过程中,还有不少高校存在将勤工助学仅仅作为贫困生解困的途径的落后管理理念,大部分大学生参加勤工助学的目的也仅仅是作为缓解经济压力的途径,还没有全面锻炼自我,提升自身素质和意识。因此,高校应首先提高对勤工助学的认识,充分发挥勤王助学的育人功能,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素质与能力,不断完善规章制度,科学规范勤工助学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建立健全勤工助学的组织管理机构,将勤工助学作为大学生成人成才的常规工作来抓,贯彻以生为本的理念,关注大学生发展的需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参与勤工助学对自己成长、成才和就业创业的帮助,并使他们在观念上从单纯的在经济上助学,向“提高素质助发展,获得能力促就业创业”转变。
  (二)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建立勤工助学实践基地。从目前的勤工助学岗位看,大学生勤工助学活动的层次较低,多停留在劳务型上。这种助学活动虽然能增强学生劳动观念和务实精神,但对于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学习促进不大,与职业发展相去甚远。因此,学校的管理部门,应利用多种渠道,充分发掘和利用社会资源,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不少企业在用工提高的前提下,也希望聘用大学生社会兼职,既可以缩减用工成本,也能物色优秀的学生人选,可以毕业留用。高校资助中心可与大学生就业中心合作,主动了解企业用人信息,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利用专业比较固定的基地和专业上对口的优势,作为专业实习时间上的补充和延伸,进行勤工助学的总体策划,进而达到推进就业的目的。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三)抓好勤工助学实施环节,加强个性化就业创业指导。近几年,高校开始重视对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但许多高校只能通过上课、讲座等形式使就业创业指导停留在大众化阶段。其实不同学生在自身的条件及需求上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因此,作为就业创业实践的勤工助学环节可以实现让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应该作为实现就业创业指导个性化的重要环节,这样,就业指导也就更能贴近实际,更有针对性,也更能收到良好的实际效果。勤工助学管理部门应该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并及时向用人单位了解勤工助学学生存在的问题,结合学生在勤工助学过程中获得的实际体会,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帮助学生找出问题和不足,提出建议和帮助,指导学生进行能力的重新学习和完善,同时可以对职业规划及时进行调整。
  (四)设立勤工助学创业区,为学生创业创造条件。高校在设立勤工助学岗位时,要努力开拓以学生自主经营、管理的勤工助学岗位,如在学生生活园区内设立勤工助学生活服务中心(勤工助学学生超市和勤工助学洗衣房)和学生服务中心(校园报刊亭和学生书市)等作为学生勤工助学的基地,在学校资助中心的指导下,由学生直接负责对这些设施进行经营、维护和管理。设立勤工助学创业区,整合校内的资源,对学生开放,鼓励贫困大学生用招标的方式进行创业,积极为学生创业提高条件。这些岗位的设立不仅可以服务广大学生,在校内为学生生活提供便利、满足学生们对各种文化知识及各种文化用品的需求,还为贫困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今后踏上社会创业打下了良好的实践基础,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自力更生、自立自强的正确观念,而且还有力地推进了学校的教学改革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培养外向型、复合型的新世纪优秀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大学生就业创业难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其中就业创业能力的不足是大学生就业创业难的一个根本原因。因此,如何有针对性、有实效性地培养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是实现学生充分就业的途径。而勤工助学则实现了由经济解困向解困与育人并举发展、由贫困生向全体学生发展、由单一型向多样化发展、由普通型向专业型发展、由校内向校外发展、由“输血型”向“造血型”发展的趋势。各高校应积极地推进勤工助学事业的发展,通过勤工助学全方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努力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创业竞争力。
上一篇:试析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培养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