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近年来,在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的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专业教学体系正逐步建立,高职院校音乐专业的钢琴教学也获得了较大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我们去积极反思和应对。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 结合 钢琴教学
一、高职音乐专业钢琴教学的现状分析
首先,高职院校音乐专业的教学体系正处于转型和逐步建立阶段。因此,高职院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定位比较模糊,大都是照搬本科院校的模式,培养目标也与需求脱节。其次,高职钢琴教学模式与课程设置几乎雷同于本科艺术院校的模式,只是认可自己的办学层次和生源质量略低于本科院校,把课程的开设时间相应减少,以适应三年的学制。再次,高职院校教材的使用大多是大学本科教材的压缩本,目前仍没有一套适合高职音乐学生学习的系统的钢琴教材。此外,高职音乐专业钢琴教学上缺少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相一致的思想,缺少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与市场紧密联系的教学模式;缺少与各相关音乐学科的相互渗透与综合的教学理念。
因此,为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的”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的指导思想,根据钢琴培训产业市场的需求,必须调整高职音乐专业钢琴教学的培养目标与教学模式,对高职钢琴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
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钢琴教学实践的指导意义
高等职业教育根据职业教育发展的本质规律,提出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发展方针,许多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探索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来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有效推进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当前,高职院校提出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但多是以工科类专业的研究为主。国内外工学结合模式下音乐专业钢琴课程建设的研究为数不多,而由中师转型高职的钢琴课程建设的研究改革则更为罕见。因此,探索出一条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钢琴课程建设新思路,将对高职院校音乐专业的发展建设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就是把工作与学习结合起来的职业人才培养模式。它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以校企合作为载体,把课堂教学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强调理论、技能知识的实用、精炼性和综合浓缩性,强调教、学、做、用合一,学以致用。把钢琴作为工学结合、工教结合、校企合作的音乐实训平台,作为音乐专业与培训市场紧密结合的重要手段,是体现高职音乐专业职业化发展,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切入点,对高职钢琴教学的培养模式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三、工学结合指导下钢琴教学的探索实践
(一)明确新时期高职院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的培养目标
教育部在关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意见中明确指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市场条件下生产、建设、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音乐专业是音乐教育领域中的新生事物,它属于高等音乐教育层次,但同时又具有职业性和应用性特征。区别于本科专业艺术院校,它培养的是普及型、实用型的音乐技能型人才,其教学体系的构建应与具体职业紧密相连。新时期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是培养专科学历层次为主体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一定的音乐专业理论、技能,面向音乐产业市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的职业音乐人。因此,新时期高职院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的培养目标应是积极面向钢琴产业的培训市场,掌握实用的钢琴弹奏技巧和综合应用能力的职业音乐人。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