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试论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教育定位和发展的思考

2016-07-25 01:04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试论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教育定位和发展的思考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摘要]文章介绍了我国专业发展和特点,


  [摘要]文章介绍了我国专业发展和特点,又结合地方高校的特点对其计算机专业教育的定位加以分析,在此基础之上针对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教育的发展问题从重视理论课程、大力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有重点地发展科研等三个方面展开了系统论述。

  [论文关键词]高等院校 计算机专业 教育教学
  
  计算机是20世纪四五十年代才诞生的,最初应用的领域是科学计算和武器的弹道计算。在这之后的六十多年的时间里,计算机迅速发展成熟并普及,这种机器带给生产生活的影响是人们始料未及的,随之而来的是一种新兴学科——计算机学科的诞生。计算机学科是在和科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其特点是:综合性、技术性、性。在计算机日益普及的今天,计算机教育出现了新的特点,面对这些新的特点,高校的计算机专业教育尤其是地方高校应该如何加以调整进而促进自身的发展,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我国高校计算机专业教育发展及分析
  从1956年哈尔滨大学等院校率先开办“计算装置与仪器”专业算起,到现在主流采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专业教育在中国的大学里已经走过了五十多年的历程。这五十多年的历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初创时期(1956~1960年)。1956年,国务院制定了新中国第一个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即《1956-1967年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这个规划除确定了56项重大研究任务以外,还确定了发展电子计算机、半导体、无线电电子学和自动化技术等六项紧急措施,从而促使我国的计算机教育事业发展第一个高潮的到来。这个时期的计算机更偏重于硬件,可以说是电子、半导体、自动化等专业的派生,计算机专业大多设置在自动控制系。此时也没有比较完善的操作系统,软件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作为计算机软件基础的数学有所发展,计算数学专业在当时一些重点大学的数学系中开始设立,专门从事算法设计人才的培养。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2.发展时期(1978~1986年)。随着十年动乱的结束,的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四个现代化建设的轨道上。在国家科委主持起草的《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又把电子计算机列为八个影响全局的综合性课题之一,放在突出的地位。我国计算机教育迎来了第二个发展高潮。此时世界上计算机学科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我国通过引进计算机新技术、新课程完成了计算机教育的阶段性跨越。在这一阶段,计算机软件得到普遍的重视,技术教育开始普及,高层次的人才培养开始起步,高校的计算机教育首次出现层次性。与此同时,计算机有了更广泛的应用领域,体现在计算机教育中就是数据、信息处理、工业控制、人工智能、数字图像等应用技术教育在计算机教育中的比例有较大提高。
  3.高速发展时期(1994年至今)。1995年左右,World Wide Web在世界范围的蓬勃兴起使“计算”的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突然需要很多很多的计算机人才。这种变化不可避免地反映到教育中。一方面,若干相关课程被引入到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另一方面,一些学校干脆办起了“网络工程”“软件工程”“”“信息安全”等新专业。同时,1995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的召开,“科教兴国”的实施,使我国计算机教育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这个时期的开始实际上是以Internet的引入为标志的,在这一阶段计算机专业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体系进一步完善,而且随着个人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的应用被近乎无限地扩大,可以说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现在个人计算机可以说已经像、冰箱一样成为家庭的必备。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现今社算机教育出现了井喷式的发展,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计算机教育的层次进一步增多,涉及的领域进一步扩大。在第二阶段出现的计算机教育的分层可以说是在教育体系高端的分层,主要是对计算机体系和计算机科学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而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尤其是个人计算机普及后,计算机教育出现了在教育体系低层的分层,计算机教育出现在高职、高专、职高,甚至是社会的一些短期培训班,这些教育主要针对计算机应用层面的。另一方计算机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从高校方面来看,数据显示到2007年,不包括其他计算机类专业,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开办高校就达到了598所,共设有847个专业点;近几年,该专业每年招生人数均超过10万,在校生人数一直保持在40余万,位居国内本科理工专业规模之最。
  伴随着计算机和计算机专业教育的飞速发展,问题也开始显现,最突出的体现就是,计算机专业依然是高校的热门专业,但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却出现了就业困难,甚至是计算机人才过剩的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计算机专业教育定位不清,以及由此导致的教学计划及其实施的混乱。而扮演这种混乱主角的通常就是我们的地方高校。

  二、地方高校及其计算机专业教育的定位
  1.地方高校的特点。相对于国家各部委的直属高校,地方高校是指隶属于地方政府的院校,根据隶属地方政府层次不同,又可分为省属高校和市属高校。地方高校的特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为数众多。据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08年,全国共有高等学校包括独立学院2263所,其中中央部委所属高校111所,地方高校2152所,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95.1%。(2)地方高校的影响力和招生对象主要集中于所属地区,省级高校主要集中所属省份,市级高校则主要在其所在县市。(3)师资条件和硬件以及政府的支持力度较那些国家部级直属高校有较大的差距。(4)地方高校的社会作用主要是服务于所处地区的地方,为当地经济发展培养合格的高层次人才,至于学术带头作用以及站在科技前沿推动整个社会发展的特点在地方高校体现得并不显著。
上一篇:关于室内设计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思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