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职高英语与跨文化教育(2)
2016-12-18 01:01
导读:2、创设真实或半真实的交际情境 课堂教学是培养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主要阵地,是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模拟舞台。学生将带着课堂上所获得的知识
2、创设真实或半真实的交际情境
课堂教学是培养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主要阵地, 是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模拟舞台。学生将带着课堂上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走向社会,投入到真正的跨文化交际中去。教师要把跨文化交际带进课堂,注意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有效地导入西方文化知识,帮助学生挖掘教材中语言所隐含的文化内涵,有意识地介绍和渗透跨文化交际的知识, 培养学生的交际意识和技能。运用多种方式增加课堂语言实践活动,如: role- play, group discussion, pair- work, 热点话题辩论,实用文写作等。教师可设置一些真实或半真实的对外文化交际情境,让学生置身于这种模拟的情境中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并指导他们尽量按照角色特点和特定的文化交际环境来正确地使用语言。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而且可以使学生逐步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不仅限于课堂上进行的语言教学,而且还可以利用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进行。例如课余时间利用英语广播电台, 播放原汁原味的英语新闻、英语歌曲,或利用多媒体电教设备,播放一些原版的影碟,既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又可从异国的生活习俗、风土人情等方面获得直观的感性认识。还可以请一些外籍人士与学生定期开展直接交流,或以讲座形式向学生介绍国外的社会生活风貌等。通过这些方法获得的文化背景知识, 更易让学生们领会和掌握,更利于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3、教师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并在互动式教学实践中传播
教师在跨文化交际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国内曾有一位学者用
化学方程式形象地比喻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相互兼容的关系:语言+文化+教师(催化剂)=语言交际能力(有机化合物)。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作为物质的语言、文化和作为催化剂的教师的支撑。教师不仅是目的语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目的语文化知识的指路人,应该具备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双重能力”。教师良好的语言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对外文化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才能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时起到指导作用。
总而言之,在职高英语教学中实施跨文化教育,教师应引导学生遵循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和去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