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农村初中生英语口语表达的因素及其对策(2)
2017-01-13 01:19
导读:其实,对口语的熟练表达还能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扩大词汇量及背景知识,反过来又提高了学生的
其实,对口语的熟练表达还能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扩大词汇量及背景知识,反过来又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因此,口语学习并不会耽误学生的书面英语学习。
三 教师因素
高素质的英语教师是提高英语素质,促进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要保证。我国对英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方面,教师的态度、教学方法和教师的口语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的态度是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学生在口语表达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这就要教师用友好且耐心的态度去鼓励学生。许多学生在用表达自己思想时很怕出错,其实越担心出错,就越出错,结果自信心越来越弱,形成恶性循环。要消除学生口语表达中的心理障碍,教师就必须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英语表达的环境。正如徐伟所说:“如果环境紧张的话,我们身心也会紧张起来,这样我们就不会集中精力去做我们想做的事情。但当教学环境轻松、愉快、有趣的时候,我们的身心也就随之放松下来,我们就能够接受知识。”因此,宽松的氛围是学生敢说英语的前提。
教师可通过下面一些方法来创造一种轻松的学习环境:(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把学生当做朋友,这样学生才会把教师当做知己,无所顾忌地进行英语交谈。(2)制定较为合适的口语教学要求。要求不应过难或过易,过难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勇气和信心,过易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3)采用表扬和鼓励为主的方法。教师不应只是简单生硬地纠正学生的口语错误,而应耐心地引导学生去自由表达,找出学生表达中的优点或缺点,并就优点加以表扬。这样学生就不会因为怕犯错误而不敢进行英语口语表达了。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教师的方法也是提高农村初中生英语口语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除了采用鼓励的态度外,还应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如回答问题式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进法、问题讨论法。在课堂上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参与积极性。每位学生既是参与者又是听众,讨论时应重点突出,讨论的话题应贴近生活,讨论的重点还应是学生感兴趣和熟悉的问题,这样的题目才容易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教师的口语能力也是培养农村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重要保证之一。“师高弟子强”的传统理念也督促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教师的口语能力是制约学生口语表达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良好的教师素质、流利的口语表达和正确的措辞与语句表达是学生较好口语表达的前提。农村学校的英语教师应该养成每天听VOA或BBC的习惯,强化自己的英语,从中吸取语言养分,注意新词汇和新语法的运用,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在我国大部分农村中学中,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问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不少农村地区的英语教师也把教学重点摆在了书面英语教学和语法知识教学,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的英语口头运用能力很差,把英语学成了一门“死”语言,并且导致不少学生丧失了英语学习的兴趣。因此,我们应该改进教学方法,从初中阶段开始,在教学工作中重视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持久性的英语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以后的高中阶段和大学阶段仍能保持旺盛的学习热忱和英语求知的欲望,缩小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在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方面的差距,向国家建设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
[1]刘艳玲.浅谈英语阅读教学[J].新报(教育科研),2011(8)
大学排名
[2]史玮璇.制约英语口语表达的因素[A].载《教育科研》[C].王炀主编.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5
[3]徐伟.中学英语口语教学之我见[J].中华学术研究,2008
[4]杨红霞.英语口语教学的困惑与对策[J].情报,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