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信息技术课程拒绝“堆砌”(1)

2017-08-13 01:35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信息技术课程拒绝“堆砌”(1)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思考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大家往
----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思考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大家往往把信息技术的技能性强调的格外重要,注重信息的获取和处理,但往往忽律了信息的运用。这样的表现基本分成两类:一是简单的技术堆砌,只求掌握技术,忽律了技术本身的创意。比如说,很多时候,教师满足于学生学会了使用绘画工具,能简单的画圆、矩形和线条,但学生总还是不能够做出好的绘画作品;满足于学生掌握了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但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总体上还是不美观大方;学习了程序编写,满足于学生会做各种题目,但学生依然不知道如何运用程序解决实际中的问题。二是简单的信息或知识堆砌,缺少思考和想象。比如,学习了搜索技能,满足于学生学会了从网络中查找相关的信息,但大段的引用、通篇的抄袭让学生丧失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满足于学生学会了制作网页,但他们网页的内容从不删选,全是摘抄。

很显然,信息技术课程只讲究“会做”是完全不够的,我们还必须注重“做好”。怎么才能做好?笔者认为必须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拒绝“堆砌”。

一、引入“美”的审思,拒绝“技术堆砌”

没有美的体验,自然就不会有美的创意。一幅美妙的作品绝对不是简单的操作技巧的总和。要让学生能够做出好的作品,就必须首先让他们体会到什么是美。只有让学生们感受到了美的震撼,体味了美的感染力,才会有创作的冲动、灵感和驱动力,才会真正把技术作为工具去创造美。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多欣赏好的作品,让他们评说作品的优点,能够培养起他们的美学意识,绝不是在浪费时间。当然这还只是一种最原始和本能的体验,我们还需要从理论上进一步给予“美”的剖析,这是恰当和适时的。比如在讲绘画工具时,就可以先让他们欣赏一些电子画作,给他们讲讲色彩运用的知识等等。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认识到了“美”,思考为什么而“美”,学生才会从另外的角度来看他们的作品,才能在运用技术时带有目的性,这样就能有效地避免技术堆砌问题。在平常的教学中,笔者一贯不赞同把会使用某某工具作为教学的目的和目标,因为这是片面的。有意识地把信息技术和美学结合,恰当的进行“美”的审思,这有利于学生各方面素质全面发展,特别是十分有利于学生开拓创新意识。当然,要真正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引入“美”的审思,对广大的信息技术工作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必须能掌握一定的美学知识和理论。

总之,信息技术教师一定要杜绝信息技术课只谈“技术”的错误理念,而是要站在创造“美”的高度来看待信息技术。

二、提倡原创,拒绝“信息堆砌”

网络时代,最丰富的就是信息,然而最麻烦的恐怕也是信息。因为信息的简单复制和转载充斥了我们的世界,信息的冗余问题日益严重,往往寻找某条有价值的信息时总那么的举步唯艰。为此,每个人都应该有一种责任来维护信息的价值,不制造垃圾。所以,用信息堆砌的方式创作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另外,我们阅读的目的就是获取别人有价值的观点,假如作品都是人云亦云,恐怕就毫无意义了。技术只是手段,信息只是资料,我们不能缺乏分析和研究。在我们的信息技术课程中,我们不能满足于已知,更要探求未知;因此,我们必须强调原创,提倡原创。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浅谈大学生自信激励(1)网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