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当代教育管理中以人为本的价值选择(1)(2)

2017-08-13 04:50
导读:其次,学校的发展也需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学校的发展是物力资源、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整合共同起作用的结晶,而起决定作用的是人力资源。
其次,学校的发展也需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学校的发展是物力资源、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整合共同起作用的结晶,而起决定作用的是人力资源。学校的管理是为提高教育质量服务的,即一切为了“育”好人。一所成功的学校,不仅要有一支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教师队伍,而且需要发挥他们的集体协作精神,充分发挥其潜力。法国管理学家罗贝尔·萨蒙在他著作中引用了亨利·明兹伯格的一段话:“管理已经成为一项主要基于分析性方法的技术任务,而制定公司战略则首先是一项综合性任务。在我看来,我首先相信知识的获取和对人的开发;相信直觉的力量,相信一种根据经验的和渐进的方法(类似于我们在学习中可能偶尔采用者);相信新生和听取别人的意见;一句话,我相信人。”萨蒙分析了这段话,他说:“无论在管理中或生产中,翻来覆去老一套的常规工作,正不断地失去其进行创新活动的基础。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是全体公司职工的创造性潜力处于最佳状态。”正如所言,学校的发展需要在学校领导带领下全体教师同心协力去完成学校的发展目标,挖掘其内在潜力,才能真正体现其存在的价值。学校的发展就是学校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
学校人力资源开发首先体现为学校人力资源的可预测性和管理性。学校可根据自己的实际对本校的教师队伍、领导队伍的年龄结构、职务结构、学历构成等进行分析,合理优化配置学校人力资源。学校在分析自身当前的发展现状及社会环境、国家政策对学校发展的影响及对未来自身发展的趋势的基础上决定对人才数量的动态性增减。教师岗位的设置及班级教师的配备既要能突出学校特色,又要人尽其才、发挥教师的特长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教师也通过各种职业培训不断更新知识、调整自己。学校可以通过人性化的制度管理、绩效评定、情感管理等途径进行对人力资源管理。  

三、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的实现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教育管理不仅要强调“人是管理活动的主体,是管理的核心和动力”,发挥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和参与精神、突出人在管理中的中心地位,更要实现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完成被管理者自我成长和自我教育的管理目标。这是学校教育管理“既教又管”这一特征的直接显现。而以提高工作效率为目标的机关事业管理或以增加生产效益为目标的企业管理,尽管都把对人的关注作为管理的核心问题,但管理中的人仍然只是管理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是作为“经济人”而进行管理。与此不同是,学校教育中的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是把管理的目标定位在育人上。因此教育管理的理念应该是充分人性化的,应依托于以人为本这个根本出发点。
    传统的学校管理基本上是按照垂直管理的模式,由校长行使家长式的管理权威。而现代意义的学校管理,则大多数是按照行政职能和科层管理模式,由上一级根据权限向下一级实施控制和管理。管理便是控制,管理者便是控制者。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观念中,管理者必须首先是教育者,而教育者也是管理者。因此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必须体现出以学生为本、以教育为本和以服务为本这三个相互关联、互相促进的管理层面。只有以学生为本才能把教育管理的重心落实到一切有利于学生成长、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目标上来。教育管理的质量与效率,不是以牺牲学生的自由意志和自然天性为代价的,而是以学生个性培养和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自我意识与自我价值的实现为基础。教育管理的形式不能过度追求整齐划一的管理标识而忽视学生的个性与多样化的需要。高度企业化或军事化的管理模式,只能适合某一阶段教育中的管理手段,而不能也不该成为学校管理的基本模式。以学生为本就是要求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养成独立的个性和优良的品质。因此学校管理中的人本意识就是要突出在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资源的分配和教学手段的选择中的学生意识。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因此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中,管理就是服务,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思想的自然延伸,树立以“服务为本”的管理理念,真正把学生的需要作为管理的目标,改变传统管理中威胁、监督、命令、禁止、惩罚等暴力式的管理理念以及管理和被管理者之间命令与服从、支配与被支配的主从关系,以避免像传统管理中那样管理者把从管理体制中获得的管理权限直接转化为管理者的权力。在学校管理中,打破传统师道尊严对管理的影响,管理者应善于倾听的被管理者的心声,树立耐心和设身处地的为人服务的人本理念。“俯首甘为孺子牛”般的工作姿态和精神意识,既不是源于亲缘的责任,也不是境界的超拔,而应成为当代教育管理的基本原则。教育因为受教育者而存在,管理同样因为人的全面发展而获得意义。
参考文献:
①张今声,论人本管理[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1)
②陈颢,非理性管理:现代学校管理的新趋向[J],教学与管理,2001(2) 
③(法)罗贝尔·萨蒙,未来的管理——走向以人为本[M],王铁军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 
④康翠萍,教育管理的归属与定位之我见[J],上海教育科研,2001(1)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出版物国际交换述略(1)网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