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教师口语课特色的探讨与分析(1)
2017-08-15 01:10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外籍教师口语课特色的探讨与分析(1)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摘 要 以外籍教师的口语课为切入点,通过访谈、听课、问卷调
摘 要 以外籍教师的口语课为切入点,通过访谈、听课、问卷调查等手段,探讨并分析了外教口语课的一些特色,由此指出外教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引进外教的必要性。
关键词 口语教学 外籍教师 授课特色 引进外教
1 引言
为了帮助我国大学生学习与体会活生生的地道英语,现在很多院校都聘请一些外籍教师来担任大学英语的口语教学工作,那么,外教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的呢?效果如何?笔者通过访谈学生、听外教的课、问卷调查等,对外教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方法进行了探讨,结果证明,聘请外教来担任大学英语的口语课这一举措非常有效,其中一些教学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2 外教上课的情况与分析
2.1 用“激励与鼓舞”方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种探究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美国现代
教育学家布卢姆说:“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兴趣或乐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无趣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也更加迅速。”外籍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认识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而“激励与鼓励”是使学生获取自信心的重要手段。外教刚开始任课时,学生们心情都非常紧张,一是怕听不懂外教讲什么,二是怕外教提问时自己回答不上来。因此,在外教的口语课中,学生们讲得最多的是“Sorry, my English is very poor,”“Sorry, I don’t know。”为了使学生开口讲英语,外教布置学生用一星期的时间,每人准备一个topic,下次上课时分开小组来演讲。由于有所准备,学生们的自信心大大增强了,下次口语课时绝大部分学生都就自己准备好的topic进行了几分钟的演讲。这时,外教抓住这一机会,向学生们说:“You can speak English much better than I speak Chinese. So, learning English is not a difficult thing. Do you think so?” “Yes!” 由于受到外教的表扬,学生们紧张的情绪一下子就缓和了许多。近代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任何课程的教学成功与否,不在于教给了学生多少具体知识,而主要在于能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外语学习尤其如此,外籍教师奇特的外貌、原汁原味的语言、奔放的性格、不同的思维方式、异国的风土人情及文化特色等等首先就引起了学生们的注意,加上外教非常恰当的表扬和鼓励,使学生们克服了语言习得的心理障碍,学会了如何与别人进行交流、合作、讨论等,从而逐渐对学习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2.2 采用控制性语言重视师生之间的关联和参与性
言语交际是人类生活的重要部分,礼貌则是人们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遵守的一个原则,礼貌的社会功能在于保持人与人之间的融洽与和谐、消除抵触并促成合作。英语课堂中的活动主要为教学性活动,“课堂中的所有活动都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际这一过程得以进行的”,因此,教师需要考虑如何在课堂中成功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如何使课堂气氛保持和谐融洽等问题。在这方面,外教比中国教师更注意礼貌因素的问题,重视师生之间的关系。
课堂中的教学活动涉及人际间的互动,外教与学生的关系虽然不平等,但外教在课堂中使用的大多是礼貌的课堂用语,这使得外教与学生的关系保持融洽与和谐,促使了学生在课堂上积极配合并参与课堂活动。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有50.8%的学生更喜欢上外教的课,32%的学生认为外教平易近人。
2.3 导入西方文化进行跨文化教育
跨文化教育(Crossing-culture teach?鄄ing)是一种立足于以目的语国家的文化为内容的教学形式,它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跨文化意识。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现有的教材,有意识地讲解和渗透英语国家文化,并把一些西方文化现象与中国文化进行对比,帮助学生了解这种差异,以使正确理解所学的语言知识。如某次课,离上课只差一分钟外教才匆忙走进课室,学生们大喊:“Late! Please sing a song!”“The bell is ringing now. I am not late!”外教说。然后,外教向学生们讲了中国人和西方国家的人对时间观念的差异。他说曾有学生邀请他第二天晚上参加由学生举办的一个晚会,而在美国,发出邀请或约见某人至少要提前一个星期,因为美国人生活节奏紧凑, 人们通常提前一、两个星期就把
要做的事情事先安排好了。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