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在实践中增强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1)

2017-08-21 05:44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在实践中增强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1)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对于推动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尝试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探讨如何在实践中培养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这一全新课题。

  道德教育:从硬性灌输走向引导选择

  面对道德教育的新形势、新情况、新变化,道德教育的实效性问题正变得更为突出。“重道德理论灌输、轻选择能力培养”是长期以来德育模式的特征。这种模式把学生视为容器,忽视人的能动性、差异性,忽视学生在知识、品德、行为形成过程中的判断、筛选、理解和选择的重要作用。这种倾向不仅使受教育者“高分低能”,偏离德育应达到的培养目标,而且缺乏道德选择能力,容易导致社会盲从。道德教育不是空中楼阁,道德教育要源自现实,归于现实。在实施道德选择的过程中,不是只讲一种道德观念或者道德标准,而是要提供两种以上的可能性,帮助和引导道德主体自主地分析、判断和选择。

  简单说来,道德选择教育是以强调人的主体性为根本特征,以允许道德选择为前提,以实现对人的本质、主体性、社会理性的充分尊重为本质内涵,以提升道德认知能力、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实践能力为核心内容,以实现主体人格的完善为最终目标,回归道德与教育的生活源泉,是一种全新的道德教育的理念和实践形式。

  人们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道德选择,这个标准就是我们说的道德选择的尺度。在我们看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道德选择的核心准则。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一概括内容丰富、意义深远,既突出了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又强调了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重要作用;既继承吸收了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又结合了当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本质特征,指明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发展方向。现代社会生活的多样性,给予了每个人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但承认多样性决不意味着放弃原则、混淆是非、颠倒黑白,无论怎样选择,都不能离开做人和社会道德的底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旗帜鲜明地指出我们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为当代大学生指出了一条明确的行为准则和人生方向,是规范人们道德选择的价值尺度。

  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生活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所有制结构从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发展到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不同经济成分的并存,也就意味着多种利益主体的并存,因而在意识形态领域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反映不同利益主体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也就必然会存在着人们关于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不同价值取向。一些大学生产生了拜金、享乐等思想。因此,反对和批判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更好地确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主旋律地位,积极培养大学生正确的道德选择能力,仍是任重而道远。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职业教育:面向人人的教育(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