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谈小学各学科教育中对德育教育的渗透(1)(2)

2017-08-21 05:44
导读:1.3明理导行,落实德育渗透点 明理导行是指在语言文字的教学中逐渐明白道理,并内化为自己自觉的个人品德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得以落实。例如,在教
1.3明理导行,落实德育渗透点
明理导行是指在语言文字的教学中逐渐明白道理,并内化为自己自觉的个人品德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得以落实。例如,在教学《别了,我爱的中国》一文时,需让学生深切领悟作者赤诚的爱国之情。教学时应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情感线去理解作者——20世纪20年代的革命志士,了解他当年的处境,体谅他的远行,体会他的心情。文中三次出现“别了,我爱的中国、”但表达的情感并不相同,第一次是一种“离别泪”,第二次是一种“爱乡情”,第三次则是“报国志”。这里的明理和导行必须建立在朗读的基础上才能落实,教育学生努力学习,报效祖国,从而内化为自己自觉的个人行为,养成爱祖国、爱学习、有理想的新一代的优秀品质。
2.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学
2.1通过教材挖掘德育教育素材
在数学教材中,思想教育内容并不是明确提出的,并不象语文文本内容那样明显,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其潜在的德育因素。例如,在圆的教学中,可举一出数学家祖冲之计算圆周率的伟大成就;再如教三角形,举出“勾股定理”等,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的伟大数学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为祖国建设事业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论文网在线
2.2在课堂上进行德育教育
传统的教学方法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基本技能训练和能力的培养。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学教学应与时俱进,注意把握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以确立学生主体地位为前提,不仅要发扬优良传统,还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充分自由地发展;不仅要教学互动,还要引导学生讨论,建立学生之间的互助协作关系,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不盲从、不迷信、不唯书、不唯上、不唯师。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2.3利用研究型课题进行德育教学
    德育不能只局限在教师的说教上,应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汲取营养。一个研究性课题,一般要经历选题、确定课题研究目标、制定研究计划、课题研究、课题结题等阶段;在研究过程中,教师传统的角色发生了变化,而学生投入到更为积极、主动的学习当中,教学过程更能体现相互交流、相互尊重、密切合作,从而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尊重知识、热爱劳动的优良品质。
3.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3.1课型的选择
小学音乐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唱歌教学、读谱知识,欣赏教学和综合训练等,教师要分析这些课型的特点,寓德育于各种课型之中。课本中的唱歌教学所选用的歌曲内容丰富题材,体裁广泛,演唱风格多样,歌曲的优美旋律与生动活泼的语言学生爱听爱唱,教育内容最容易被儿童理解和接受。如:《大鹿》、《生日》等歌曲,学生在学会歌曲的同时,也懂了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和睦相处,整个唱歌教学的过程,就是通过歌曲,艺术形象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情操陶冶的过程;在进行乐理、视唱、练耳教学时,要注意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加强对审美能力的培养。在逐步了解音乐语言及表现情感的过程中,激发音乐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音乐欣赏教学通过对古今中外音乐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健康的情趣,开阔视野,提高鉴赏能力,培养高尚的情操。特别是通过对我国民歌、民族音乐的欣赏,使学生热爱祖国民族音乐文化激励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如: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曲时,结合今年抗战胜利五十周年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起学生的爱国之情。欣赏教学时,要使学生身临其境,去享受欢乐,感受痛苦,去愤怒地遣责,去激情地歌唱。一旦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妙的音乐世界,就能唤起他们爱国主义的感情,让他们感到劳动的自豪,学习生活的愉快,英雄行为的可敬可佩,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心灵的净化。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3.2寓德育于音乐艺术美之中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中音乐教学大纲》明确提出:“音乐实施了美育的重要途径”。还特别指出:“音乐教育应寓思想教育于音乐艺术之中,要注意音乐知识教学、音乐能力培养,思想品德教育的配合”。作为美育手段之一的音乐教育,它对于陶冶情操、品行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起到独特的作用,教师应紧紧抓旋律、节奏、音色、拍子、曲式、和声等音乐要素所塑造的形象,诱导学生进入歌(乐)曲意境,抒发美好的情感。让学生在理解美、表现美、鉴赏美中培养高尚的情操和道德。例如:在学唱《国歌》时,除了让学生了解它的歌词意义、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外,更要抓住歌曲中号角式的呼喊,再三强调的“前进”,后半起的急切呐喊及三连音的运用等音乐本身的特点,既准确地表现了歌曲,又激起对祖国无比热爱之情,进而树立时代责任感。同学们在演唱时严肃、自豪、情感真挚,可谓是情不自禁,寓理于情、情理交融。又如: 《放学歌》是一首以教师护送学生放学离校为题,尽情抒发了学生的对教师热爱之情的歌曲,在教唱时,应注意到三拍子的叙事性及抒情性,引导学生充分投入感情,动情地歌唱。“教师辛苦了,教师再见了。”学生在演唱时情真意切,充满了对教师满腔的爱。在生动的感情体验过程中,受到艺术的感染、熏陶和教育。
小学阶段是学生初步形成良好品德行为、正确道德信念的重要时期,学校、家庭和社会都有责任和义务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我们相信,通过教育工作者深入细致的工作,以及家庭、社会的紧密配合,道德教育中存在的“知、信、行”断层问题是可以逐步得到解决的。“知理、信真、笃行”必将统一,文明道德之花必将处处绽开。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在实践中增强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