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谈小学各学科教育中对德育教育的渗透(1)

2017-08-21 05:44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谈小学各学科教育中对德育教育的渗透(1)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内容摘要:实施素质教育是迎接21世纪挑战,提高
内容摘要:实施素质教育是迎接21世纪挑战,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我国面临科技、教育、文化相对落后和人口素质亟待提高的严峻挑战,面临国际综合国力激烈竞争的严峻挑战,这一切归根到底将取决于教育。而现在教育中存在的德育问题,尤其是在各学科教学中的忽视德育的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现行教育对德育的不重视,影响到教师对德育的不重视,导致学生德育的不完善。
现行教育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不少学校和教师把智育凌驾于一切工作之上。如果把素质教育当做一项完整的工程,那么,现在社会上呼唤最强烈的德、体、美、劳这些方面的教育不能令人满意。这样看来,我们的现行教育并没有完整地实施素质教育。各学科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它同样有着德育、智育、美育的义务和功能。德之所以放在首位,并不是轻视其它方面,而是只有在“有德”的前提下,人的各方面能力和素质才能实现和谐的发展。不如一些数学教师认为: “数学课就是要培养学生‘数与概念、测量与计算、解题与应用’等能力, 至于德育, 那就是思想品德课和语文课的事了。”这种人为割裂德育与数学学科联系的做法, 必然导致学生德育的不完善。
2.以往有些学科教材中德育内容空洞,教师的德育方法古板,导致学生的德育不成熟。
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老师往往会忘记进行德育教育,即使能够想起来往往方法也是不够恰当的,可能有些老师会采取比较死板的说教方法,甚至可能会出现打骂等体罚现象,但是德育不是靠简单的说教,而是需要一定载体、一定情感的投入,才能让受教育者有所感悟。小学各个学科中的德育素材(特别是数学),相对来说, 显得比较隐性和单调。即使在教材中存在的一些德育材料,也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差太远,致使德育与学生生活的断层。 论文网在线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那么怎样才能在各个学科中悄然无息地渗透德育教育呢?这是笔者思考许久的一个问题,在下文笔者主要探讨语文教学、数学教学和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
1.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
    有人曾经用雨水渗进墙壁的说法来诊释“渗透”,这是非常形象的,也是十分恰当的,只不过待到晴天时,墙壁会有明显的痕迹。而语文学科的“德育渗透”应当是一种有意识地去达成“无痕”、 最终达到润物细无声效果的举措。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凸显以下策略。
1.1钻研教材,寻找德育渗选点
钻研教材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笔者认为,新课程理念下,这一项工作尤为重要。要上好一堂好的语文课,最重要的应该是钻研教材,把握文本,寻找德育的渗透点,可以这么说,教师在课堂上的调控、渗透能力完全取决于对教材的钻研和解读程度。因此,教师始终要把这个工作放在第一位,要研究教材的依凭性、前瞻性和德育渗透性。我们要钻研教材、寻找文本的德育渗透点,不能光停留在“文本说了什么”的层面上,而是要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去了解“文本是怎么说的”,甚至要让学生知道“文本为什么这样说”。这正是文本的价值所在。
1.2课堂互动,生成德育渗透点
    课堂互动是教师教学智慧与学生学习智慧的碰撞,通过课堂互动,能够生成德育渗透点,成为文本价值的拓展和提升的引子。作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考虑课堂的互动,课堂如果没有了互动,学生的学习就肯定会显得枯燥、无味,教学将会陷人呆板的僵局.“三维”目标也就不能有机地结合。课堂互动与德育目标渗透并不是不可预测的。笔者认为,课堂互动与生成在于教师课前对教材文本的钻研程度,在于对学情的掌握程度,在于对教学环节的预设程度,在于课堂对文本价值的引导程度。课堂上,只有围绕文本的价值趋向,做到有效互动,才可以及时生成、有效生成,那么文本的价值达成才不会太远。这样,德育渗透也就会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在实践中增强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