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中优质教育资源之内涵(1)
2017-08-23 03:56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中外合作办学中优质教育资源之内涵(1)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摘 要] 随着中外合作办学的迅猛发展和教育部关于中外合作办
[摘 要] 随着中外合作办学的迅猛发展和教育部关于中外合作办学系列政策和要求的颁布实施,关于“优质教育资源”的讨论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解读,进一步剖析了中外合作办学的宗旨,并就如何理解优质教育资源相关要素等问题展开了讨论,继而提出了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原则标准。
[关键词] 中外合作办学 政策法规 优质资源
一、优质教育资源要素分析
教育资源也叫“教育经济条件”,是指教育教学过程所占用、使用和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综观国内中外合作办学实践,能够引进国外教育机构的财力的合作项目寥寥无几。一般是以人力资源的进出,即引进教师、输出学生为主要合作形式;以概念资源(或无形资产)即教育观念、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引进为主要合作内容。据此,我们可以将“优质教育资源”作这样的界定:世界范围内具有先进的教育水平、并能保持一定领先优势的教育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和概念资源的综合。具体到国内现行的合作模式过程,应该包括下述几方面基本要素:
1.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方法。理念决定教育目标的实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5年提出了一份《促进高等教育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高等教育“国际化”、“针对性”和“质量观”被看做现代高等教育的三个核心理念。现代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目标是使学生不仅成为一个地域特征的人,而且还是一个全球公民,具有全球公民意识。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受灌输的被动地位,其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发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创造型人才的成长。中外合作办学这种跨境教育模式可以更加迅速地将一些符合现代教育发展需求的国际化的、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形式融人教育实践中,其结果是传统教学方法上的“临摹式思维”不攻自破;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的集中授课模式“满堂灌”不再具有舞台;“教授治学”、“学生就是上帝”等办学理念和服务意识得到贯彻和落实。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2.优秀的师资队伍及其生成能力。师资是办学的第一资源。在当今国际化社会中,一个合格的大学教师应该具备全球化的视野,更理想地说,应该拥有海外的工作或者研修经历。发达国家通常把教师轮流派到海外从事教学活动,以丰富他们的教学阅历,培养其科研能力,从而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根据我国教育经济条件现状,大面积派出教师到国外研修不具备客观条件,而中外合作办学则带来了便捷的教师交流的机会。从
吉林大学莱姆顿学院等国内成功的中外合作办学实践来看,通过合作项目中方教师的“派出”培养了大批合格的双语型教师,这些教师在推动双语教学和大学
英语教学改革中成为骨干;外方教师的“引进”又将不同国籍的专家学者结合到一起,外籍教师一般具有强烈的敬业精神和轵业使命感,教学方法新颖灵活,他们与中方教师共同备课,采用
外语为教学语言,中外老师的跨文化理解力均得到提高,有效避免了知识老化和结构的偏颇。因此我们说,中外合作办学带来的这种师资队伍建设条件和优秀教师的生成能力是难得的优势资源之一。
3.优质的课程和教材。“课程”可以指“教学计划”、“专业课程”或者“一门或几门课程”等诸多含义。由于教育体制的差异,特别是引进国外课程对教学语言的挑战,全盘照搬国外的“教学计划”并不普及,通常是借鉴国外专业体系的同时引进部分(不少于教学计划总数的1/3)优势课程,这些课程我们教学计划中可能没有涉及,或者设立了但是开设经验不足,教材可能不够成熟、过于陈旧,那么,我们通过合作便可以直接引进并套用其成熟的教学大纲、授课方法和原版教材,由外方派遣专
家教授来示范教学。对于这一资源优质与否的界定,首先我们要看是否弥补了我们的不足、增添了新鲜的内容、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同时,我们可以按照国内大学精品课程的要求来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努力做到使国外优质教育资源通过中外合作办学的平台直接服务于我们的教育事业。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