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教育发展的若干对策与建议(1)(2)
2017-08-24 02:14
导读:2.打造一个开放、灵活、可选择的职业教育“培训超市”。浙扛要利用已有的教育资源、有效结合相关岗位的培训经验,打造一个开放、灵活、可选择的职
2.打造一个开放、灵活、可选择的职业教育“培训超市”。浙扛要利用已有的教育资源、有效结合相关岗位的培训经验,打造一个开放、灵活、可选择的职业教育“培训超市”,为在岗工作人员、下岗再就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等提供实用、有效的培训项目。培训超市是在适应市场需求、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等过程中出现的。“培训超市”具有培训时间灵活、服务项目广泛、服务对象范围开放等特征。浙江的职业教育“培训超市”不仅要着眼于全省各地的培训需要,更要面向长江三角洲地区乃至全国各地的培训需要,提供优质的培训服务。
——培训时间灵活。培训超市可以是短期培训;也可以与岗位结合,边培训边工作;还可以实行2年或3年等有计划、有目的的专业培训。
——培训项目内容广泛。重要体现在培训内容可覆盖不同培训需要的人群。既包括面向在岗工作人员提供深造服务,增强他们的就业技能,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也包括为弱势群体,如为下岗失业人员及无业人员提供的培训服务,以及为农村人口提供的技术、经营、产业、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培训,满足他们在家中掌握就业技能,走出家门实现就业或在家创业的培训需要。
——培训对象范围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可以为各大企业的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职前、职中、职后培训,也可以提供个体的创业咨询、再就业培训。
3.面向农民的培训,加快浙江城市化进程。今后一个时期,除进一步做好各类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培训职工、农民的工作以外,还要建立多元投资、多层次协调的教育和培训体系,扩大留在农村的人口受教育的机会和提高专业技能的机会。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根据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现代化的需要,及时增设相关专业和非学历培训项目,加强全省农村乡镇成人文
化学校建设。到2010年要重点建设好一批进城务工人员培训基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积极对进城务工农民和企业冗余分流人员实行多种形式的转业、转岗培训,提高其就业和再就业能力。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塑新时期浙江教师形象
1.建立职业校长制度,培养职业化的校长。职业校长是指专门从事学校经营和教育服务的专业校长,它不是一种职务,而是指一个具备某种能力和精神特质的社会群体。职业校长代表着双重身份:一是学校的决策者(而不仅是政策的执行者);二是学校内部协作群体中的“首席教师”。职业校长应具备以下技能:学校文化气氛的培育和评价、课程开发、教学管理、教师队伍建设、资源配置和教学评价等。职业校长应具备卓越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果断决策能力、组织能力、领导能力、敏感性、对压力的忍耐力及交往能力,等等。
职业校长制度就是强调校长的职业标准、职业技能和职业理念,建立与教师不同的校长职级制,使校长成为一种专业化、可流动的职业。“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通过校长的专业化,带动浙江教育向优质化发展。
2.依托企业和大学,建立职业学校的教师定期实习锻炼制度,构建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成长机制。为有效避免职业学校教师与实践的脱节,或从相关行业、企业
招聘的教师过一段时间又产生的与实践脱节问题,浙江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发挥桥梁和中介作用,鼓励、支持和引导高水平的现代化大中型企业以及高水平的现代化职业教育机构,在省级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的统筹、协调下,构建为区域职业教育服务的“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尤其是要依据本地或某一行业的急需人才培养要求,超前规划职业教育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并通过建立工科和技术类专业教师到企业—线定期实习的制度,为各类职业学校提供合格的“双师型”教师。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3.健全师资培训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落实教师培训经费来源渠道。根据需求预测,各地财政应按每年不少于当地教职工工资总额3%的比例,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中小学师资的培训;同时利用省政府从2004年起将扶持欠发达地区教师队伍建设专项经费增加到2000万元的契机,切实保障教师接受培训,提高质量。
五、加大教育对外开放,推进教育国际化
1.积极推进中外合作办学。大力促进教育的区域合作与对外开放。以办好宁波诺丁汉大学为契机,扩大教育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大力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争取能吸引若干所国外高校兴建分校或与浙江的大学合作办学。同时,鼓励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别是职业院校积极与国外教育机构合作办学,提高办学水平。
2.扩大境外留学生招收规模。积极鼓励并支持全省高等院校扩大招收境外学生,使全部高校留学生比例有所增高,并使本省重点高校境外留学生占本校普通全日制学生数的比例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3.加强国际学术交流。积极筹划和开展国际学术交流、短期互访、培训等活动。大力鼓励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出境参加各种类型的学术交流,并作为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到2010年,全省高校与科技、教育有关的国际交流活动人次占当年境外旅游接待人数的比例要有一定的提高。
4.推进双语教育。积极配合浙江省的国际化目标,在中小学和高等学校有计划、分阶段地扩大实行双语教学的学校、班级数量,拓展课程范围;全省中小学实行双语教育的学校比例要增高;全省高校实行双语教育的课程数也要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六、建立和完善教育公共财政体制,努力增加对教育的经费投入
1.依法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下教育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实现《教育法》所提出的各级人民政府对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的目标要求。
2.完善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机制。义务教育经费主要由政府负责投入,非义务教育的经费由政府、学习者和社会按比例合理分担,完善非义务
教育学校收费制度。各级财政应安排
学前教育专项经费,用于补助和奖励农村幼教事业发展和民办幼儿园建设。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非义务教育学校。
3.建立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各地要强化政府投入责任,确保财政对教育经费新增部分主要用于农村九年义务教育。要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安全”的要求,将教师工资、省出台的地方津补贴、公费医疗等
社会保障经费、公用经费、校舍建设维修经费全额纳入预算,足额安排,保证农村教育投入。完善中小学收费“一费制”,实行公用经费定额管理,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农村税费改革后,省级财政要加大对经济困难县(市)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支持各地对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不低于税费改革前的水平并逐年增加。合理界定事权与财权,县(市、区)、乡(镇)两级政府建立与“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新体制。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注释:
[1]浙江省教育厅教育规划课题组:《浙江省“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研究报告?(内部资料)。
[2]蔡克勇著:《21世纪中国教育的走向》,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3]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十一五”教育规划》(内部资料)。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