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高职教育课程设置原则与课程结构模式探讨(1)

2017-08-25 06:11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高职教育课程设置原则与课程结构模式探讨(1)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摘要:本文讨论了高职教育课程设置的概念、基本原则和
 摘要:本文讨论了高职教育课程设置的概念、基本原则和结构模式,并结合北京联合大学高职教育课程设置改革的实践,探索既能提高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岗位应变能力,又能强化职业针对性的课程模式。主张采用宽基础、活模块,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倒“T”字形、倒“丌”字形、  “山”字形课程结构模式。
    关键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设置;课程结构模式
   
    课程设置是指学校开设的教学科目、科目之间的结构关系和各科目的学分与学时比重的分配。课程设置的研究过程主要是课程方案和课程计划的制定过程,所产生的主要教学指导文件是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

    一、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
    根据课程理论,课程设置的一般原则有:辩证适度原则;实现素质教育目的原则;适合身心发展(循序渐进)原则;社会生活发展需要原则;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原则;综合性和系统性相结合原则;课时分配比例合理原则;开放性原则;超前性原则;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原则。高职课程设置在综合考虑上述原则时,要重点注意以下几条原则:
    (一)实施具有高职特点的素质教育原则
    普通高等教育人才素质的要求是:兼顾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能力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强调在个性基础上的全面发展。高职教育在思想道德素质中更为注重对职业道德素质的要求,在业务能力素质中更为注重与岗位相关的技术技能素质的要求。
    普通高等教育对科学文化素质要求的改革趋势是:科学教育人文化,人文教育科学化,科学与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与艺术相结合。高职教育对综合文化素质要求的改革趋势应考虑:技术教育人文化,人文教育技术化,技术与社会、技术与人文、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发展方向。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二)适应社会生活发展需要的原则
    高职教育要为“完美生活作准备”,  “一个课程计划必须考虑课程能否适应现在社会的需要” (美国,杜威),社会需要是高职教育的立足之基。
    (三)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
    统一性指中央或地方政府以指令性文件规定的统一性课程和课程标准,称为国家课程及课程标准,统一性课程多为基础课程;多样性指学校根据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形成学校办学特色、培养个性化人才的需要,而自主决定的课程和课程标准,称为学校课程。多样性的课程一般对应为专业课程。
    高职教育课程设置不仅要考虑国家课程及课程标准,更要重视学校课程的开发和课程标准的制定。只有两者兼顾,才能提高人才的国际竞争力和人才的社会适应性。从世界范围看,过去非集中管理课程的国家,如美国、英国都在加强课程统一性的要求,而过去集中管理课程的国家,如法国、前苏联、中国等都在增加课程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四)全方位开放原则
    高职教育要使学生掌握社会当前主流技术中的核心能力。了解社会信息,掌握主流技术,聘请高水平师资,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均涉及课程内容的开放性;增大选修课学分比例,建设开放式选修课程序涉及课程管理的开放性;课程的多样化、个性化涉及课程结构的开放性,也就是说,课程内容、课程管理、课程结构均需开放。
    (五)超前性原则
    当今时代信息激增,技术半衰期急剧缩短,技术教育较之科学教育,其相对滞后性显得更为突出,因此,预测性、前瞻性的课程设置成为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如能预测中国人世、科技奥运等形势所带来的人才结构变化,依据预测后的需求对课程进行超前设置,是高职教育的需要,也是高职课程设置的特色所在。培养创新性高职人才首先必须有创新性高职课程的设置。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六)实践性原则
    其实践环节、实践课程不是依附于理论、验证理论的考查课程,而是实践教学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形成实践教学体系——点(实验课)+线 (课程设计、课程实习)一面(综合实训、综合实习)一体(毕业实践、毕业设计、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各实践环节链接、递进的系统过程。高职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就在由点连线、由线到面、由面扩体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形成。

    二、课程设置的结构模式
    当代科学技术知识的增长是快速的、无限的,而学历教育的学习时间、学习周期是有限的,每个人的学习兴趣、能力又是多样化的。所以,高职教育的课程改革应采用模块化的方式,采用“活模块”,构建不同的课程结构,以适应不同的培养目标。在这里,我们不妨借用高等数学中面积累加的概念,以课程模块侧面面积的大小表示课程学时数的多少。教学计划中每门课的学时数有多少之区别,在课程结构模式中,每个模块也相应有大小之区分。在教学计划总学时数不变,即课程模块组合侧面积总量不变的情况下,讨论课程的结构模式,即课程模块的搭建方式,探讨何种结构模式更适合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更适合高职教育人才的知能结构。
    (一)普通高等教育课程结构模式
    普通高等教育的课程结构模式为活模块组成的梯形结构模式或金字塔形结构模式。
    1.梯形课程结构模式(见图1)
    特点:基础宽厚、专业宽泛。

    

     

    2.金字塔形课程结构模式(见图2)特点:基础宽厚、专业淡化。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二)高职教育课程结构模式
    高职教育是技术性、应用性的教育,其理论课程定位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其专业技术技能要求较高,专业具有针对性。对应此目标往往采用活模块组成的阶梯形课程结构模式、矩阵式课程结构中活模块构成的个性化课程结构模式和集群式课程结构模式。
    1.阶梯形课程结构模式(见图3)
    特点:基础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具有针对性。

   

     2.矩阵式课程结构中活模块构成的个性化课程结构模式(见图4)
    特点:学分制选修课程,体现个性化特点。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战后世界职教课程改革的走向与我国的抉择(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