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很显然,这种思路过于理想化,很难适合大多数学校的实际情况,一方面每位课程教师是否能成为合格的课程设计者,另一方面,来自社会的、政治经济以及不同的学科群体也很难容忍这种完全个性化的课程设计和实施思路。但让教师和学习者更多地参与课程的制定工作,已经成为国际上课程改革的一种趋势。
课程实施的不同研究取向反映了研究者对课程实施的不同认识和价值观,也是我们进行课程实施研究的基础。忠实取向强化了课程专家和教学设计人员在课程计划实施过程中的核心地位;参与制定取向则将教师与学习者从课程执行者的角色中解放出来,强调了他们在课程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的主要地位;相互适应取向则综合了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中的情境差异,通过相互调适,寻求课程的最佳效应。三种取向都有其合理性,也存在局限性。我们应该看到从忠实取向到相互适应取向,以及参与制定取向,反映了课程实施的指导思想从最初的“技术理性”发展到“实践理性”以及最终的“解放理性”,体现了课程变革的一种包容力和发展方向。这就需要我们的课程实施者保持一种权变、理性的观点。我们应该意识到,没有十全十美的课程实施方案,应当鼓励教师和学生根据具体教学情况对课程实施进行调整,而且符合实际需要的调适是保证课程实施质量的有效手段,而规定的课程计划则是这种质量保障的一个基础和标准。
以具体的实施经验来评价课程,会使我们过多的关注教学情境,而忽视了课程自身的学科背景和社会背景。而课程设计者也应该考虑课程实施中的具体问题,注意实施方案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只有这样才能调动课程设计者与实施者的积极性,使我们远程教育的课程改革进入新的境界。
三、现代远程教育课程实施的基本环节
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来自多方面,随着人们对课程实施的深入研究,这个问题变得非常复杂。由于课程设计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很多是课程设计者难以把握和难以控制的,在现代远程教育活动中,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分离”状态,这种情况就更为突出。
远程教育活动中的课程实施是将课程计划转化为具体教、学行为的过程,是学校、教师和学习者观念与行为转变的过程,是一个充满变数、充满活力的过程。由于学校、教师和学习者等教育因素的差异,课程实施的过程与结果会表现出不同的水平,因此从多角度、基本实施环节考察课程教学,了解课程活动的具体状况,是全面理解和把握远程教育课程实施的主要手段。
远程教育的课程实施包含许多内容,从当前课程研究的情况看,至少包含以下的基本环节:媒体教材的设计与使用、教学组织环节的变化、角色与行为的转变、知识与价值的内化。
1.媒体教材的设计与使用
媒体教材的设计与使用是远程教育课程实施的主要环节,也是最直接、最明显的要素。远程教育的课程设计首先就是要设计和推行与课程计划相配套的文字教材和媒体教材。在远程的课程学习活动中,教材是学习者的主要知识来源,也是课程评价的主要依据,因此,设计体现新的课程设计思路的课程内容、编排顺序、呈现手法、教学评价就成为课程实施者最为关心的问题。在远程教育活动中,教材是课程改革的指南,改变教材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当然,随着对课程理解的深入,教材不再是影响课程实施的唯一因素,但教材设计应该是课程实施工作的开始,也是影响课程实施效果的关键因素。
除此以外,我们还需要讨论媒体选择的问题。网络技术使学习者通过上网接受各种各样的资讯,包括文字、表格、图像、声音等等,这些信息的组合反映了课程设计者对学科信息基本结构的认识。通过教学单位以及邮递系统,学习者同样能获取相应的学习资料:文字教材传递图文信息;录音带传递声音;录像带传递动态图像;光盘的信息资料则更加丰富。每一种媒体教材都各有其特性,又依其搭配的科技属性有所不同。每种媒体在课程实施中,都显示不同程度的具体性和抽象感,同时也暗示了学习者自主学习和支持服务的程度。
2.教学组织环节的变化
课程组织方式的变化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组织形式包括学习者的来源和分组、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安排、课程资源的分配等等。一个新的课程实施计划往往要求课程的实施者在教学组织上有所变化,虽然这种形式上的变化可能不是根本性的,但实质性的转变常常就是从这些表面的、形式的变化开始的。例如远程教育中的组班面授教学问题,教育行政机关采取了多种措施要求远程教育的办学单位不组班教学,但收效不大。随着注册视听生的出现,这个难题迎刃而解,“以课程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自然地替代了传统的组班教学模式,学习小组等形式得到积极的推行。
3.角色与行为的转变
角色和行为的转变是课程实施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它也是课程实施取得进展的重要标志。只有教材和教学组织形式的转变是不够的,还需要课程实施参与者角色和行为的转变,只有这样课程的理念和目标才能真正得到落实。例如远程教育的实施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这种理念在学校层面就是要求校长和教师转变职业角色。教师要从权威、知识的拥有者转变为成人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和合作者。对成人学习者同样存在角色的转换问题,在自主学习的状态下,如何确定学习的目标、过程和评价,这些问题都需要学习者根据自身实际进行判断。从传统教育的模式中走出来,对学习者和教师都存在角色的重新定位。重要的是我们的课程和我们的教学应该是为学习者服务的,并将它作为学习和工作的起点。
4.知识与价值的内化
知识和价值是指课程实施者对课程及其相关教育理念的理解和把握,这也是课程实施环节最为重要的成果。在远程教育的课程教学中,与传统教育不同,授课教师并不一定是课程设计者。在远程教育的课程体系中,课程是由教学设计者、媒体专家和学科专家组成的课程小组设计而成的,而授课教师则根据学习者状况和不同的社会环境,依据课程设计,对成人学习者进行指导和帮助,需要特殊的教学技巧。因此,作为课程实施者不仅要注意实践经验的积累,关键在于是否在理论上认识到远程教育课程要素的特殊性、远程教育教学过程的基本理念和认识依据。只有在理论上提高了思想认识,课程实施者才能变被动为主动。价值的内化是课程实施活动的最终结果之一,是指课程实施者将课程设计中提倡的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自觉执行课程的各组要素。知识与价值的内化需要一个过程,不能指望在课程实施初期多数实施者就能达到这种水准,而是需要一段时间的理解和认识,在实践中不断体验与深化,才有可能达到价值的内化。
总体来看,现代远程教育的课程实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的目标是将课程设计付诸实践,使现实发生预期的变化。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必须考虑多种因素对课程实施的影响,尤其是价值理念的;中突,必须根据远程教育的实践经验,从具体环节入手,保证课程计划和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基更.远距离教育理论原理[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
[3]奥恩斯坦.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M].南京:江苏教育山版社, 2002.
[4]纳普尔.高等教育与终身学习[M].上海:华东师范人学出版社, 2003.
[5]丁兴富.远程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李盛聪.成人远程教育课程设计的问题与改革[J].电化教育研究,2002,(6)
[7]丁兴富.远程教育的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 2001,(12)
[8]孟万化.现代远程教育课程教学的问题与创新策略[J].继续教育,2003,(4)收稿日期:2004-9—16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