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试论化学问题解决对学生学习的作用(1)(2)

2017-08-26 01:23
导读:2.3 解决化学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提取知识的效率 在解决化学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将大脑中已有的知识与新的问题情境建立联系,从大脑中提取解决问

2.3解决化学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提取知识的效率

在解决化学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将大脑中已有的知识与新的问题情境建立联系,从大脑中提取解决问题的有效知识。如学生在解决化学信息给予题时,要求学生抓住信息特征,寻找选择各种有用的信息,在所获得的信息与自己比较熟悉的信息之间建立起联系,针对问题,选择重组,应用已有信息,经历识别信息,同化信息,迁移信息等步骤,最终顺利地解决问题。[3]因此,解决化学问题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而且有利于提高知识提取的效率。

3.体验和学习科学探究

从化学课程的实施来看,探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在”做科学”中学习科学。科学探究作为学习的方式,又作为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必须落实在各个学习环节中。化学问题的解决可以给学生提供体验与学习科学探究过程的机会。化学问题的解决,特别是一些探究性问题的解决,其中包含许多探究的要素,对学生体验与学习科学探究十分有利。如他们要在化学问题所给的的情境中提出解决问题的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并收集验证假设的证据,对得出的结论进行解释,反思和评价解决化学问题的全过程,还要将探究过程和结果向他人表达与交流,他们所体验到的就是一个真实的科学探究过程。

3.1化学问题设计的情境,可以引起学生体验和学习科学探究的欲望

创设化学问题中的一些巧妙情境可以提高学生体验与学习科学探究的欲望。运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创设化学问题情境还可以使学生产生对化学问题的亲切感,缩短学生与化学问题之间的心理距离。这样就可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探索,去解决问题或发现规律,并伴随着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诸如对于知识的渴求、对于客观时间的探索欲望和激情、发现规律的兴奋等。

在大海中航行的船只,为了防止铁制的船体被腐蚀,常在浸在海水中的船体上附加一块锌,这样就能达到”牺牲锌块”,使船体的被腐蚀速度减慢的目的。你能用实验的方法接受其中的科学道理吗?

3.2活动型化学问题为学生提供体验科学探究的机会

活动型问题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探究的情境,这类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通过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展开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经历收集证据,形成假说,设计实验,观察记录,归纳概括,交流报告等环节,可以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并在探究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体验科学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某些食品的包装袋内放入一小包干燥剂,包装袋上说明”内含生石灰,请勿食用”。请用实验方法证明其含有生石灰。你知道生石灰作干燥剂的原理吗?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3化学问题的解决有助于促进学生掌握科学方法

中学化学学习要求”侧重通过科学探究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侧重通过实验和应用化学知识认知和解决化学问题,对学生进行观察、测量、比较、简单的实验条件控制、记录、化学用语化、表格化、表征性科学方法的教育”。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进行必须要以一定的科学方法作为基础,科学方法总是与具体的研究过程密不可分的,科学探究过程的展开又将有利于科学方法的掌握。化学问题通过探究活动而合理地展现出来,能帮助学生体会到掌握科学方法的意义,自觉地投入到科学方法的学习中。

4.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当前,在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化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化学问题可以通过直接的内容呈现,也可以通过信息的提供、情境的创设等手段,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如:爱国主义教育: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我国古代化学工艺的成功;我国化石燃料的开采和加工的历史和发展;我国科学家发明侯氏制碱法;我国钢铁产量和世界位次;我国科学家解决世界共同面对的难题中所作出的贡献;我国科技前沿所取得的成就……

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人类面临的环境、能源、资源、粮食等危机问题;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有微观粒子组成的;微观粒子是不停地运动和变化的;化学造福于人类,但化学研究成果使用不当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安全教育:防火与自救;远离毒品;科学使用易染易爆物品……

下列两例反映了化学问题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联系。

有人说水能变成油(石油),这当然是弥天大谎,请用化学知识说明水绝不能变成油。

交通部门规定,旅客乘坐车船,严禁随身携带易染易爆物品,因为在人员密集、高速行驶的车、船上,这些物品一旦着火或爆炸,极易造成极大伤害。以下物品:蔗糖、酒精、烟花鞭炮、汽油、硝酸铵、硝酸纤维,哪些是不准随身携带的?

5.评价与促进学生的学习

对学生解决化学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化学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学生了解知识、技能掌握的程度,形成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价值观,从中可以发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对学生进行反馈调控。化学问题由于是学生主动解决的,化学问题解决过程就可以以科学的、恰当的、规范的、具有建设性的方式反馈给学生,促使其最大限度地对自身建立更为客观、全面的认识,以发现自己化学学习所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不足,对自己的学习计划、学习状态和学习方法进行调控,促使其进一步的发展。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新课程背景下生物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