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尽管体质教育与技能教育两种教育价值取向在理论上和国家课程政策中实现了整合,但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注重或强化技能教育的做法却有增无减,体质教育价值取向和技能教育价值取向两者的张力并未达到平衡,目的被手段掩盖了。中小学(特别是中学)体育教学不断加强对学生的体育技能训练,甚至将体育课转化为初级体育竞技训练课;同时,体育课的考核项目和标准,也越来越凸显技能化、规范化和精确定量化的特征。这些做法背离了此时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基本目标,放弃了中小学体育的基本任务,从而影响了学生的体质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尽管国家以目的和手段的方式对体质教育和技能教育分别进行了定位,但体育课程实施中所暴露的问题反映出,将体育课程的价值形而下地界定为增强体质和掌握知识技能容易使人产生非此即彼或此与彼不相容的错觉;同时,这种定位显然带有工具主义的色彩,即将体育课程狭隘地理解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工具。因此,体育课程需要从价值理性的视角进行定位,而非从工具理性的视角进行定位。
四
1996年,国家教委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该大纲虽然没有突破“一个目的、三项基本任务”的课程体系结构,但它继承和发展了1987年大纲中对学生个体价值、创新精神的重视,突破了以往体质教育和技能教育取向的二元分割,转而寻求体育课程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教育价值。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颁布,极大地推动了学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同时也给学校体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决定》明确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贯彻落实《决定》,教育部于2000年12月颁发了新的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和普通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该大纲进一步强化了1997年体育课程教学大纲中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从而摆脱了以往中小学体育课程二元化价值取向的束缚,使体育课程真正走到全面贯彻素质教育要求的轨道上来。
一是确立了“健康第一”的基本准则。这一时期体育课程的改革明确提出要全面锻炼学生身体,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学校体育与健康的教学必须把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使学生身心得到和谐发展。这彻底跳出了体质教育取向和技能教育取向二元分立的窠臼,并在一个更高层面上实现了两者的统一。事实上,对学生的技能教育不一定会提高学生的体质,而即使提高了学生的体质,这种体质也不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健康应是身心的和谐发展。
二是突破了技能教育论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技巧的局限,强调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这一时期的体育课程改革要求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重视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显然,这些要求已远远超出了“三基”的内涵,扩展到了体育文化素养这一高度,其涵义除了“三基”外,更包括体育意识和能力,体育活动中的自我评价能力、竞争、合作、创新和应变能力,自立自强、顽强拼搏的精神,健康的审美观念,体育爱好、兴趣和习惯等。
三是学生的个体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确认,确立了以学生为本,学生是学习和发展主体的思想。此时的中小学体育课程要求在构建教学内容时,不仅要从教师想要教学生什么,或者要求学生达到何种标准进行考虑,更要从学生自身发展和需要出发,体现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学内容安排要适当增大选择性,以满足不同学生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的需要;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为此,体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弱化以往强调竞技体育技能训练的倾向,增加活动类体育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特长,提高体育能力以及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娱乐身心、发展个性,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四是改革课程评价标准和方法,注重发挥形成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的作用。这一时期的中小学体育课程在评价上改变了以往过分重视技术评价的倾向,提出考核是以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是否积极刻苦地锻炼为主;评价的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知识、掌握必要的技术和技能,特别是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在评价的方式和方法上,取消了百分制,改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级分制;鼓励开展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间的互相评价等。
新中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教育部分别于2001年和2003年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和《全日制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新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发展,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成长;新的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充分体现了课程改革的要求,继承和发展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小学体育课程所确立的价值取向,即“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2]同时,该课程进一步拓宽了健康的含义,确立了生物、心理、社会性三维的健康观,使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得到了进一步深化。此外,该课程在结构上突破了自1956年以来,体育教学大纲以体育运动项目为依据确定课程结构和内容体系的模式,形成了按体育功能来划分学习领域的结构体系,把体育课程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大领域。
历经五十多年的风风雨雨,新中国中小学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几经嬗变,由早期囿于体质教育和技能教育的工具主义的价值观,逐渐转向坚持“健康第一”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与意识的素质教育价值观。中小学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每一次调整或转变都是在其所面对的深刻的社会背景和教育环境下进行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和教育理论新成果的不断出现,中小学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将会越来越成熟,越来越符合社会进步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体育卷[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45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