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新课程教学中的困惑与思考(1)

2017-08-26 06:30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新课程教学中的困惑与思考(1)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摘要:去年9月,我校近 400多名初中一年级新生进入了新课标

摘要:去年9月,我校近 400多名初中一年级新生进入了新课标、新教材的教学。面对新理念、新课标、新教材,教师们在新课程实验中遇到了不少的困惑,但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努力寻求解决的对策,使我校的课改实验工作进展良好,初见成效。

关键词:质量 科学素养

(一) 课堂教学中的困惑
课是这样导入的: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与质量有关的事情,如到超市称一斤的白糖、两斤的饼干等等,一斤或两斤都表示某物体的质量,到底质量是怎样一个概念呢?我们先来看一例子。”
  讲台上有一小杯水和一大杯水。
  我拿起两杯水问学生:“这两杯水中,哪杯水的质量较大呢?”
  “大的那杯,”学生答得很响亮
  “为什么说大杯水中的水质量大?”
  “因为大杯水中水比较多”
  “对极了”,我点头,“所以说物体所含物质越多,那么它的质量就越大。”于是我顺利写下了板书: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质量有单位吗?”
  “有,老师,小学里学过,质量单位有吨、千克、克、斤和公斤”。
  “很好”,我给以充分的肯定,“这些单位之间有怎样的换算关系呢?”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2斤”
学生答得很干脆。
  “非常好,老师想知道你自己的质量是多少斤,合多少千克呢?”
  “我有80斤、40千克”
“我有84斤、42千克”
……
  “很好,请同学估计凳子有多少千克”
  “1千克”
  “2千克”
  “2.5千克”
  “我们的书本呢?”
“1千克”
“0.2千克”
“0.5千克”
  “老师也来估计一下”,我也凑热闹,“凳子约5千克,书本约0.3千克,我也只是估计,有些同学的数据可能比老师还要准确”。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到这里还算比较顺利。
  “好,现在请同学讨论回答老师这样一个问题:凳子从你那儿搬到我这儿,你说质量会不会变呢?”
“会变。”
“怎么变?”
“变大了”。
  “为什么?”
  “因为搬到老师那儿较远,有吃力的感觉”
  “噢!是这样,同学们,你们同意他的观点吗?”
  “同意。”
  真想不到会有这样的结论,如此一来,就不能得出质量与物体位置无关的结论了。
  我灵机一动,马上换个质量较小的圆柱体,这样怎不会有吃力的感觉了吧!
  “现在,我们再看这个圆柱体,从我的左手换到右手,质量怎么变”
  “放左手时质量大,放右手时质量小”
  “为什么?”
  “因为放左手感觉比较重,放右手时感觉比较轻。”
  这下惨了,越帮越忙,真的得不出我想要的结论了。可是后面教导处的两位老师正听我的随堂课呢?
  于是,我在“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下重重的划上一条线,再次强调质量的定义,面后一字一顿地说“同学们看圆柱体从手的左手到右手过程中,圆柱体本身所含物质有没有变多或变少?”
  “没有变多,也没有变少”
  “既然圆柱体所含物质没有变多,也没有变少?圆柱体的质量就应该没有变化吗!”我也有点急了。
  “假如,我把此圆柱体从甲同学手里,换到你的手里,质量会变呢?”
  “在力气大的同学手里,质量就比较小,在力气小的同学手里,质量就比较大。”
  晕倒!怎么就这么难理解呢?我无可奈何!
  “这是你们猜测的,实际上,这圆柱体不管是在哪一个人手里,质量是一样的。”
  “啊!?”学生好象有些不可思议。
  后来,我们又进行了几轮问答: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1、“假如,将此圆柱体带到月球,它的质量怎么变。”
   “变小。”
   “因为在月球上它会飘起来。”
  2、“假如,使此圆柱体温度上升10℃,你认为它的质量怎么变?”
   “变大。”
   “因为热胀冷缩,它的体积变大了。”
  3、“一杯水竖直放置与倾斜一个角度放置时比较,形状会不会发生变化。”
   “会。”
   “质量会不会变?”
   “不会”,因为水没有变多,也没有变少。
    只有这一次,大部分同学给了我想要的答案。
  4、“若这杯水结成冰后,质量怎么变?”
   “变大。”
   “因为水结成冰后,体积会变大。”
   我真恨不得呼一口冷气,将这些水冻成冰,让他们好好称称。
这节课的重点可是下面的托盘天平的使用。这时,时间已经用掉大半,真是无可奈何花落去。……
看来,还得下节课补上。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对目标教学常规化的思考(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