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革新课程领导的现实意义和策略(1)(2)

2017-08-28 05:45
导读:有的课程形态,如综合实践活动,在性质上被规定为国家课程,给予了固定的课时,提出基本的要求。但因其性质,它主要是由地方管理、学校实施,充分

有的课程形态,如综合实践活动,在性质上被规定为国家课程,给予了固定的课时,提出基本的要求。但因其性质,它主要是由地方管理、学校实施,充分体现了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中国家、地方和学校各自的侧重。学校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可以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方式,就课时而言,它可以与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时间结合起来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

对课程的均衡性、选择性和综合性的追求,构成了当前新课程整合的突出特点。均衡性和选择性是任何课程结构改革都必须要考虑的目标,二者有比较密切的联系,很难截然分开;综合性并非是任何课程结构必须考虑的问题,但对于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而言,综合性构成了课程结构改革的最主要的目标,也是体现课程结构发生实质变化的主要指标。

课程的“均衡性”实质是获得课程设置的平衡,新课程的均衡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按照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2)合理地设置各门课程或学习领域的比例;(3)地方和学校具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和调整权限;(4)依据学生年龄和心理特征设置不同的课程门类;(5)按照九年一贯的整体考虑设置课程。

课程的选择性的实质是为地方和学校根据学生的差异,在完成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鼓励各地和学校在课程结构上的创新和发展,鼓励学校通过设置有特色的课程,体现学校的特色,实现学校改革的内涵式的发展。新课程需要体现较大的选择性,以增强新课程对地方、学校和学生个体的适应性。新课程的选择性实际上也体现了对课程权力的一种重新分配,改革的方向是逐步增加地方和学校对课程选择的权限。新课程的选择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地方和学校对分科和综合的选择;(2)增加选修课程的比重;(3)各学科和综合实践活动领域内增加弹性内容。

新课程的综合性实质上是体现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整体性的一个重要途径,学科或学习领域的设置、学科内部结构的更新、教学和学习途径的变化、课程评价的调整等都受到课程综合程度的影响和制约。新课程在综合的程度和选择性上都做了恰当的处理,采取的是一种积极稳妥地走向课程综合化的步子。新课程改革在课程综合化上的特点主要表现为:(1)按照综合或整合的思想重建各门学科;(2)设置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

学校需要准确地理解上述课程整合方向和性质,调整自身课程整合革新方向。

(三)学校组织的重组和行为优化

学校组织的重建和行为优化,是学校应对变革的主要措施。美国卡耐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主席厄内斯特·波伊尔在《基础学校──一个学习化的社区大家庭》中,讨论了基础学校的四项优先:第一,把人们团结起来,以建立社区;第二,把课程结合起来,以达到连贯一致;第三,把资源综合起来以丰富学习环境;第四,致力于品格的塑造。[3]这为基础学校的重组提供了参照方向。

新课程改革在学校建设方面的主要目标,应是将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化的组织,使之能够应对内外的挑战。所谓学习化组织,就是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创造能力,努力形成一种弥漫于群体与组织中的学习气氛,凭借着学习,个体价值的实现,组织绩效可以大幅度提高。那么对学校来说,它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场所,而且也是教师不断从教学实践中继续学习的场所。把学校建构成一个学习化的组织,这是学校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4]这种高要求对当前大多数学校来说,是难以达到的目标。即使在北美,学者也在批评:“学校现在不是一个学习机构……让我们仔细看一下学生,看一看为什么最近改革的努力失败,看一看从局部的成功中能学到什么,看一看校长和教师还有什么新的工作需要做,以便把学校从一所官僚主义的机构转变为一个兴旺的学习者的社区”。[5](56)相比而言,我国目前学校运行机制更是需要进行学习化改造。

根据当前我国学校的实际和新课程实施的迫切要求,教育部在2002年底开始启动并大力推行“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使学校在建设学习化组织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当然,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还不能等同于学习化组织建设的全部,但这是走向学习化组织的必要措施。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的兴起都是源于对传统培训和教研方式效率低下等弊端的反思或不满,而新课程带来的校本课程开发和校本研究热潮也推动了校本的培训和教研方式。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不是封闭的,是一种校校沟通、校内外沟通、专业人员参与的开放体系。

以校为本的培训和教研方式,培训和研究重心下移到学校,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保证新课程实验向纵深发展的新的推进策略。对教师个体,要求教师要养成学习与反思的习惯和意识,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对教师团体,强调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与合作,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分享经验;对教育科研专业人员,提倡积极参与、支持和指导,同时参与校本教研也应成为专业人员成长的重要途径;对校长,要求为教师参加教研和培训提供条件支持,学校要形成对话机制,为教师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经验分享和专题讨论提供平台和营造氛围,要建立融汇校内外教学研究资源,建立教研激励机制,尊重和保护教师的专业自主。

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的兴起,必然给学校组织结构带来新的变化,那么新的组织结构能否真正带来新的课程教学思想与行为,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在多数的结构调整的改革中,希望新的结构导致新的行为和思想,但是大多数做不到。”[5](85)所以,如何使这个结构变得更加灵活应变就非常重要了。在当前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的主要问题,也就是寻求在学校建立起能够自我更新和灵活应对挑战的组织机构。如成立校本培训和教研的相应的行动学习小组,针对新课程中的问题开展行动学习。行动学习是一个以完成预定的工作为目的,在同事支持下的不断地反思与学习过程。行动学习中,参加者通过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反思他们自己的经验,相互学习和提高。行动学习建立在反思与行动相互联系的基础之上,涉及集合一段时间在一起工作的人,这些人员组成行动学习小组。行动小组的存在是为了小组内的成员。这样的行动学习最终会导致个人和机构的发展。[6]目前,一些课改实验区已经组成6—8人的行动学习小组,作为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的一种组织方式开始运行。

(四)革新评价制度和方式

课程评价问题在当前课程改革中受关注的程度,远远超出了评价所能给予学校课程与教学的作用的程度。课程评价问题从根本上来说,并非是人们关注的理念问题,而是学校真实的制度运作和方式更新的问题。跟所有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一样,理念很少能主动地生成于教师和校长的头脑,制度创新、方式方法革新,并由于制度和方法的改革给教师和学校评价行为的惯性以激烈的冲击,才是新评价方式得以在学校实施的有效手段。

教育部规定了评价改革的总体方向和原则,包括:1.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2.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发展和提高;3.评价内容和标准要多元化;4.评价方法多样化;5.评价要注重发展和变化过程;6.重视学生、教师和学校的自我评价[7]在这些原则之下初步形成了关于评价考试制度的新思路──发展性评价体系,包括发展性的学生评价体系、发展性的教师评价体系和发展性的学校评价体系。发展性评价体系的特征可以简化为:1.有具体、明确的发展目标;2.评价目的是为了促进目标的实现而不是为了检查;3.重视被评价者的起点与发展变化的过程;4.重视发展中的个体差异;5.对某个领域进行多次评价;6.不断给予评价反馈,不断改进教与学。

就评价方式而言,表现性评价在新课程改革中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学校也开始使用一些表现性评价的方法,如观察和提问法、观察量表法、口头报告法、项目计划和调查法、论文报告法、作品展示法、档案袋法等。

除了新的发展新评价方式的推行,传统的纸笔测验也受到改进的压力,综合新课程各科课程标准的阐述,新课程对纸笔测验的改进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见下表)。

但是,新课程评价制度的真正建立并发挥预期的指挥棒作用尚有漫长的道路。究其原因,新方法并非医治评价问题乃至整个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问题的灵丹妙药,就表现性评价而言,它的局限性也是十分明显的,即:1.费时费力;2.并不适合所有的评价内容;3.对评价者的要求非常高;4.评价可靠性受多种因素影响;等等。评价问题的根本原因还在于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与愿望不相匹配,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的现状。中考、高考的改革牵动亿万人的神经,考试评价的公正、客观和公平构成我们社会的重大问题,考试评价体制的改革就不单是教育制度内部的事务,它和整个社会运行机制紧密结合在一起,需要社会变革的力量加以推动。

尽管学校在评价考试制度和方式上只有有限的作为,因评价在新课程改革中已不是独立于教学之外的,它已经构成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课程领导很难回避课程评价问题。那么,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生的学习给予全过程的评价,对学生的能力表现给予全方位的评价,对学生需要养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给予全面的评价,成为学校评价工作的重点革新方向。

注释

①此处所引观点,来自2003年在北京举办的“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与实践高级研讨会”交流材料──《北京景山学校的校本课程资源开发》。

②此例选自2003年北京“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与实践高级研讨会”交流材料──《推进校本教材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德兴,叶慧君.“新课改”怎会加重学生负担[N].中国教师报,2003—09—24(01).

[2]James G Henderson,Richard D Hawthorne.革新的课程领导[M].高新建,等,译.台北:学富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0.

[3]厄内斯特·波伊尔.基础学校──一个学习化的社区大家庭[M].王晓平,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142.

[4]李建平.校本教研:教师专业发展必由之路[J].福建教育(供中学用),2003,(3):20—23.

[5]迈克·富兰.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6]依恩·麦吉尔,利兹·贝蒂.行动学习法[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9—14.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2002.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课程:跨文化比较的视点(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