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贫困地区农村教育的困境及出路(1)(2)
2017-08-30 01:15
导读:(二)农村孩子动手操作实践的能力也很强。农村孩子从小就参加劳动实践,普遍养成勤于动手的好习惯,他们能吃苦耐劳,有毅力,不怕挫折。他们在学
(二)农村孩子动手操作实践的能力也很强。农村孩子从小就参加劳动实践,普遍养成勤于动手的好习惯,他们能吃苦耐劳,有毅力,不怕挫折。他们在学习知识和实践操作的过程中,过去经验中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会通过实践活动自己找到答案,容易从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而更乐于参加实践,不仅丰富了他们的人生经验,而且还容易启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三)农村孩子有更多自由的空间。城市的孩子生活在同一个家属区内,却相互不认识对方,他们都生活在各自的小天地内,尽管这个空间里有很多陪着他们打发时间的玩物,但他们的内心却是十分孤独的。而在农村,虽然孩子们没有精美的玩具,也没有丰富的物质享受,但整个村子里的孩子们都可以一起在广阔的空间自由的玩耍,尽情的享受孩童的天真,比如捉迷藏、踢毽子、跳皮筋,一起去放牛。相互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情,他们可以在上、下学时结伴同行,也可以在课堂上无拘无束的讨论问题。
(四)农村的孩子比城市的孩子更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由于农村条件的限制,许多小学里的孩子为了读书每天都要走十几里的路,天还没亮就上路了。家离学校太远的孩子就只能选择寄宿,他们的吃住都在学校,小小的年纪就饱尝了生活的辛酸。当城市里的孩子正躺在温室里与周公交谈时,农村的孩子们已经用自己秩嫩的脚板踏上了求学之路。就因为农村的孩子小小的年级就饱受了生活的艰辛,所以他们从骨子里就根植了那种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们会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读书的机会。
所以农村教育有其特殊的优势,老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都应该看到农村教育的曙光,都应该对农村教育充满信心。
六、解决农村教育的关键是思想观念的转变
大学排名
贫困的确是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但是我们的政府也已经为农村的教育做了很多年的救济和扶贫工作:比如“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以及国家加大对西部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但我认为这些工作只是基础建设,并不是农村教育发展的最根本的出路,农村教育要发展,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关键。
(一)首先,最重要的应该是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农村教师是农村教育的脊梁骨,农村教育最终要靠教师自己扛起来。
1、教师思想的转变体现在对学生观的转变。这对现代教育下所提倡的素质教育以及新课程改革的成功起着决定的作用。新的教育理念认为②,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是教出来的,而是通过独立的思考和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环境激发出来的,基于这样一个观点,在课堂教学中,既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思维活性,又要注重引导学生“质疑”精神,为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提供宽松活跃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真正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
在访谈中来自宁夏的一位马老师惊喜地说,他在观摩课上发现原来
美术课可以这样有趣的上:讲课的老师先给同学们讲了空心字的基本写法,然后让同学们分别在黑板上用空心字写出自己的名字。马老师惊喜地说,同学们写出来的名字的形状都是千差万别的,都特别有艺术,有的写出来的名字还特别有创意,甚至连老师也未曾想到过,这才是一节真正的美术课。在听一堂语文课时,上课的老师问同学们愿意做个什么形状的风筝,同学们有的说蝴蝶、有的说蜻蜓、有的说老鹰、有的说燕子、有的说龙……但是有一个孩子却出人意料的说:“我要做一个我不喜欢的风筝”。顿时大家都惊呆了,怎么会想到这样的答案!当问他为什么这样回答时,他果决的说:“因为风筝它会越飞越高,最后会挣断线飞走的!”马老师感叹地说,他以前从未给孩子们自由思考的空间,他上美术课就在黑板上画一个苹果或者其他物品,然后让孩子们模仿黑板上的样子画。在听完这些课后,马老师说他真正感受到了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是多么丰富,思维是多么的活跃。他说他回到学校后一定要把本次培训学到的新课改革的理念推广到学校的每位老师,让每位老师都理解新课改革的重要性并将其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所以,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就是不再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容器”,接受知识的客体,而应该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拥有无穷创造的潜力。
2、教师思想的转变体现在自身知识的完善上。由于历史的和体制的原因,农村教师主要由大龄教师、代课教师和女教师组成,所以相对来说,知识比较匮乏、专业结构比较单一,而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所以就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不断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由于资金的短缺和地域的限制,农村教师能够外出参观学习和进修培训的机会特别少,但需要明确的是,外出进修只是学习的一种方式,对一个教师来说,无论任何时候,最常用最主要的学习方式应是个人自学。所以农村教师不能因为没有外出进修培训的机会,就放弃自己的学习。更何况,近几年,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举办了很多培训活动,还有如“西部阳光行动”这样的爱心工程尽量提供更多的舞台,让更多的农村老师有更多的机会接受培训,提高自身知识文化的修养。
3、教师观念的转变体现在教学方式上。农村的学校在农村,农村有着城市无法比拟的与生俱来的优势,比如环境教学。所以农村的教育应该是活的教育,即教育的本地化③,农村的教育可以与当地的农村结合起来,让孩子有更多的实践机会,让他们能更多地融入到大自然的环境中,培养热爱自然的品格,培养热爱生命的品质。
(二)其次是家长观念的转变。家长也是农村教育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农村教育的发展更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家长要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因为他们的一举一动直接牵动着无数老师和学生的心:
宁夏固原县沙沟乡阳庄村上卷初小是一所“一人一校”制的初小,学校的情况很不乐观,仅有的两间教室都没有玻璃,就算四个学生挤一张巴掌大的桌子,还有因为没有桌子而站着听课的学生。家长们看到这种情况,虽然自家都很贫寒,但还是尽量腾出破旧的桌椅捐给学校。不幸的事,仅有的一位代课教师还身患严重的糖尿病,妻子因此弃他而去,但他带病坚持上课,每月仅有60元的工资, 60元的工资有时候连买药的钱都不够,更何谈其他?本来就贫寒的家,由于病魔而变得愈加贫寒。家长们实在看不下去,主动要求老师向每个学生收20到30块钱的学费,先把老师的病治好,老师感动的无与伦比,但他怎能收取这些血汗钱呢 ?有这样体贴、理解老师的家长,对老师来说,是一种极大的精神支柱,他虽然带着病痛上课,但他的心里是甜滋滋的,这种信念支撑着他将会更执著于自己的教育事业。如果家长不关心、不支持教育,老师对教学会失去信心。学生自己也会自暴自弃,不学无术,这对农村教育的发展将是极为不利的。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所以,家长们也要转变观念,支持农村的教育事业,只有让孩子们受到更好的教育,农村的落后和贫困才会从根本上改变。
所有这些都说明,资金只是农村教育发展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但是,没有钱,孩子们就没有创新思维了吗?没有钱,农村就没有自身的优越条件了吗?没有钱,农村就不能进行课程改革了吗?没有钱,农村的教育就终止了吗?所有的事实都证明这些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
所以,贫困不是最大的敌人,而是许多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阻碍了农村教育前进的脚步,生活在西部贫困地区的那些孩子们是无辜的,他们应该受到良好的教育。
因此,广大农村教师和家长们不必因为农村的贫困和教学设施的落后而怨天尤人,固步不前,只要教师们更新教学观念,利用农村优势,积极开发当地的教育教学资源,同样能上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课堂,办出符合新课程要求的教育。只要家长们转变思想观念,关心并支持农村的教育事业,农村的教育一定会发展起来的。社会各界都应给与极大的关注和支持,农村的教育就一定会发展起来。
七、后记
在培训结束的总结大会上,参加培训的各位老师都表达了发自肺腑的真诚的感谢之情。感谢西部阳光行动提供的机会,感谢西北师范大学继续
教育学院,感谢李瑾瑜院长,感谢西北师范大学大学生志愿者……听到这一声声感谢的话,我感慨万千,我只是尽了一点点微薄之力,只是做了几次教师访谈,只是讲了一节计算机培训的课而已,就换来了千万种的感谢与感激,实在自惭形秽!
其实,每一份孤立的力量都是单薄的,农村的教育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和支持,有了农村教师对农村教育执著的追求,有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有了家长对老师的信任和对孩子的鼓励,所有的人都应该坚信农村教育拥有光明的前景。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参考文献:
1、徐祖文.农村小学上好自然课的优势和途径.云南教育,1994;(7、8)
2、傅金根,解柳.新课程改革召唤双主体互动.教学与管理, 2005;(9)
3、周洪宇.农村、农民与农村教育.当代教育论坛,2005;(1)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